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虚梦 > 第四十六章 考试(三)

第四十六章 考试(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严攼最先叫了起来。这一叫,让几位太夫人甚是不满了,就连素来温和慈祥的袁太夫人亦冷了脸,转头对老太君道:“原来你们严府有人质疑我们几位太夫人的公正性啊?早知道这样,我们也就不接这活了。若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还懒得管这摊事呢。”

严攼的脸唰地红了,忐忑不安地看了看老太君,拼命地扯着手中的帕子。老太君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方笑着对几位太夫人道:“您们别多心,这丫头素日里没见过这阵仗,估计早就被你们几个的气势吓破了胆,哪里还敢质疑您们呢?”

几位太夫人笑了起来,吴太夫人用手中的帕子擦了擦眼泪,笑道:“您这蹄子,最惯会打趣我们的了。被她这样一说,我倒气不起来了。也罢,既然有人质疑,那我就一一说说吧。”

她拿了茶,润了润口,方道:“那个故事里问的问题是小梅姨娘的表姨婆应该封多少赏银?按照日常的做法,任何姨娘的亲戚红白事赏银都应该是一样的。当然,这当中还有远亲和近亲的区别。小梅是姨娘,她的表姨婆的赏银是不是应该跟小花的弟弟一样呢?但她可是过几天就要扶正的人啊,赏银一样的话岂不是不妥?”

她顿了顿,看了看那九个人,果然,神色变幻不定,遂又笑道:“常小娘子,你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老太君抬了抬眼,笑了笑,又垂下了眼皮。独王氏看到了这一幕,她的眉毛跳了跳,心底涌起一股难明的意味。

常直点了点头,便站了出来,向几位太夫人福了一礼,方道:“其实这道题的测试点主要在于当家人是否能公正对待每一件事。就拿这个故事来说,小梅虽然已经掌了家,又即将扶正了,但一来还未正式扶正,只要还未过礼,她就还是姨娘;二来,即使扶了正,也只是继室,更要做好榜样。因此,即使还有几天的时间就会将她扶正,但为了以示公正,这时她给的赏银都不应该与之前正房太太的亲戚一样。”

此话一出,严攼的脸唰地红了,像被火烤了一般,显然她的答案就是和正房太太的亲戚一样。但没人留意她,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常直身上。

这一席话下来,几位太夫人自不必说,连连点头以示同意,眼底充满了赞许。就连王氏和严宁心亦脸露惊叹之色。她们自幼便被自己的母亲教导,若为当家主母,做事势必要公正。自然知道这赏银不应该跟之前的正房太太的亲戚一样。

可她一个自小失母的孤女,又仅仅十来岁,却为何也懂得如此道理?她们自然不知道,其实常大人自小便教导常直做事要公正严明,否则纵使身居高位,亦不能驾驭下面的人。

“那给的赏银是不是要跟小花姨娘的弟弟一样呢?亦不然。”这句话一出,严娜和四夫人都惊呆了。可有严攼的前车之鉴,她们自然不敢在此时高声喝问,只得眼巴巴地看着常直。

“其实给表姨婆家人的赏银应该比小花姨娘的弟弟要少一些。前面说了,小梅在此时仍是姨娘身份,所以她的亲戚赏银仍要以姨娘的身份给。二来,吴太夫人刚才也说了,亲戚也有远亲和近亲之分。如弟弟这类的便是近亲,而表姨婆,说得不好听,不知道隔了多少代,又或者仅仅是来打一下秋风的,自然不能跟姨娘的弟弟相比了。”这一段话,字字珠玑,听的人有赞许的,有妒忌的,亦有怨恨的。

无论如何,这道理摆在那里,自然是反驳不了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