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虚梦 > 第三十二章 反击(一)

第三十二章 反击(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严管事和严宏家的也接了指示,前去叶府办事了。

等他们一走,老太君深深地叹了口气,满脸疲惫。桃花忙上前帮她捶着腿,边捶边笑道:“老太君,这下可放心了。严府后继有人了。这常小娘子可真是理家的一把好手。”

“你也看出来了?”老太君闭着眼睛养着神。

“自然,这常小娘子无论是见识,格局,还是行为、做事,都极为大气,稳妥。最难得的是,她事事都为严家考虑。”桃花笑道。

“可有人看不到啊。不仅看不到,还总是惦记着她那一点伤心事,为了那年的心结,失去了当家主母的风范,整天只知道窝里斗。也怪我当初只看到崔家女儿的名声,没有细细考察对方为人。以为个个崔氏之女都能担起一族荣耀的重担。可你看看,在严府的两个崔家之女,一个只关注自己的私利和心结,连儿女的幸福都不顾;另一个,整天只知道吟诗作对,伤春悲秋的,登不了大雅之堂。若严府落入她们手中,我死不瞑目啊。”老太君睁开眼睛,眼里充满了恼恨和沮丧。

桃花抿抿嘴,不敢再言其他,只宽慰道:“幸亏鹤鸣少爷还是看得清形势的。而且,现在还有常小娘子呢。”

“嗯,常姐儿这孩子大方,稳重。虽说出身武将之家,但没有粗鄙之气。而且因为见识多广,其心胸、格局不是一般闺阁女子可比拟的。老太爷当初之所以订下这门婚事,就是看中了她的父亲为人,想来他生下的女儿也差不到哪里去。记得当初我知道此事时,还颇有微言,觉得她一个失去了母亲,又长年跟在一个四处征战的父亲身边的小女孩,怕她粗鄙不堪,做不了鸣儿的正妻。现在看来,这可是最明智的决定。”老太君欣慰地笑道。

“是啊,你看现在严府上下,虽没有明言。但从之前的堂审,还有这次的流民之事,这常小娘子为人大方,做事滴水不漏,可却又不居功自傲,全府谁不看在眼里?听说,就连严穆小娘子都让她说服了。”桃花见老太君一提到常直便眉开眼笑,自然挑着她喜欢的说了。

“是啊,也亏得她才来几个月,对着这一大家子的人便能应付自如了。严穆那丫头,表面上虽沉默寡言,却最是有心计的。可惜摊上那样的爹娘,只能将不甘埋在心里。看看吧,如若她真的能走正途,想为自己挣得一点前程,我倒也不妨帮帮她。”老太君捻着桌上的葡萄放进嘴里,完了又接过桃花递上来的手帕擦擦手。

她叹了口气,又道:“之前因为她是大房,长媳,又是崔氏之女,相比其他房的媳妇,总以为能撑起严府,所以才将掌家之权交到她手上。这么多年来,因严府内无大事,扬州城内的官府和世家也给面子,严府还算相安无事。可现在是多事之秋。北方的战乱刚刚平息,百业待兴。我们南方虽然未曾遭受战火,可倾巢之下焉有完卵。这不,钦差就来了。而老四那人还不省心,老三又只懂一味钻营。家里各房媳妇又个个眼皮子浅,只看到自家门前的那一点利益。我就怕,严府撑不了多久啊。”

“现在不有常小娘子吗?我觉得,她倒是个可托付的。老太君,您正是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呢,就安心吧。想我们严府家大业大的,这点风浪还经受得起。”桃花笑道。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再家大业大,也经不住那些不懂事的人一点点搬掉啊。你倒是提醒了我,既然这次流民的事常姐儿办得如此妥当,那不妨将府里的事分出一部分给她管管,试试。只是,”老太君看了看桃花,沉思道,“虽然她和鸣儿有婚约,可那终究只是老太爷和她父亲当年的口头之约,尚没有过文定之礼。她现在又独身寄居在严府,婚姻之事总要她点了头才好。不然的话,纵然这桩婚事成了,让别人说我严府以势欺人,而她心中又有怨恨,那就不好了。依你看,她与鸣儿之间如何?”

桃花脸一红,抿嘴一笑,用帕子捂着嘴巴道:“都说咱老太君最是开明不过了,果不其然。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有了之前的口头之约,而且现在她又寄居在严府,按理说,老太君怎么做都不为过。可为了这世间少一对怨偶啊,咱老太君可是费尽了心思呢。”

“你这丫头,这张巧嘴最会哄人。”老太君拿手一戳她的额头,嗔骂道。

桃花笑着接着道:“照这次的事看来啊,他们两个倒是挺有默契的。”

老太君想起了那一句异口同声的话:不行!不觉莞尔,也罢,就先让常姐儿历练历练吧。于是,便吩咐,如若严管家和严宏家的有消息了,就通知他们三个人。

严管家和严宏家的既是严府的管事和管家娘子,办事能力自不必提,很快地,便回来禀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