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中外英雄传 > 第 五 章 巧取县城

第 五 章 巧取县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又见,众绿林好汉们和农民,紧紧地跟在团练乡兵的屁股的后头,又追,又打,又喊:“兄弟们!杀呀!捉活的呀!”

就这样,眨眼工夫,便将这股坏蛋,赶进了绿林们和民众的“口袋子里”。这时候,这股敌人什么也顾不得了,他们只顾拚了小命地朝前乱跑。

不过,那些埋伏在县城南门外的绿林好汉们,这时都在严阵以待,一枪未发,眼瞅着坏蛋的援兵向县城的南门扑去。王佐良一伙,扑到县城南门附近了。那些攻打南门的绿林们,朝敌人的援兵打了一阵乱枪,而后,假装顶不住,向后边撤退。敌人援兵的先头部队来到县城的南门下了。

可是,令王佐良他们奇怪的是,城里却是迟迟不给他们开门。在这种情况下,王佐良一伙子只好一面向背后的追兵还击,一面大声地叫门。县城的门楼上,没人答应。曹运鹏为什么不开门呢?王佐良一边这样想着,一边眼瞅着他这伙子人急得连蹦带跳的,担心把自己的老本都搞没了。接着,王佐良不由得破口大骂起来:“曹运鹏,你这个草包加笨蛋!被几个土匪吓破了苦胆了吗?你他奶奶的狗腚!这些爷们冒着枪林弹雨前来援救你,你他妈的怎么连门都有不敢开?你这个龟孙、王八蛋、狗娘养的,恩将仇报的小人,不得好死!……”

城里仍旧无人答应。曹运鹏没有听见?不但听见,而且他还听得很清楚。因为,他就在这门楼子上。

那么,曹运鹏为什么不答腔呢?原来他正被焦虑和悲哀纠缠住,前思后想,左右为难!可也是呀!在这决定命运的最后关头,那个一向贪赃枉法、勾心斗角的曹运鹏,岂能不充分发挥和利用好他那“聪明才智”的大脑,来好好地盘算盘算到底该怎么办才上算呢?

曹运鹏正盘算着,忽听身后边的董龙说:“哎呀!听这枪声、喊声,土匪来的人可真不少哇!”

董龙的这句话,促使着曹运鹏转念又想:“可也是哩!别忘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呀!大清朝虽好,可是快要完蛋了!民国也好,可又远水解不了近渴!哎呀!到底怎么办才好呀?……”

曹运鹏在对王佐良是开门放人合作,还是闭门痛打,这两者之间犯了愁,久久地焦急着。这时,城墙外的四面八方,不断传来攻城枪声、喊声,好似千军万马在攻打一样。

此刻,在曹运鹏的感觉中,这么大个赣榆县城,整个儿是一片人的海洋!他只是这个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入海底的可能!

曹运鹏想到这里,不由得打了个寒战!正在这时,他忽听董龙又是惊慌地说:“哎呀呀!土匪和饥民这么多,不用说攻打,就是他们喊个号子,来一个硬推,也得把咱们这个小小的县城给推翻喽!”

董龙话没说完,又有一个团练气喘吁吁飞跑来。这个团练一脸焦黄,他是赣榆半路村饥民张大爷的儿子----张大毛。只见,大毛跑得满头大汗,吓得面无人色,上气不下气地向曹运鹏说:“报,报,报告县太爷!大,大,大事不好了!土,土,土匪攻,攻进来了!”

曹运鹏一听,大吃一惊,小便顺裤脚流到地上。

“从,从,从哪里攻进来的?”曹运鹏胆战心惊地问。

“先从北门进来的!”张大毛小心翼翼的回答。

“他奶奶的!”曹运鹏又问,“他们是怎么进来的?”

“我听到了喊话。”张大毛说,“是他们在城外一喊话,我们的兄弟就给他们开了大门。”

是实上,开北大门的人就是这位张大毛,他是受董龙的指使,才这么说的。

“杀呀!冲呀!……”城外四周传遍了喊杀声。这喊声,使王佐良和他的那些散兵们都被吓破了胆,惊慌地向四面张望着。只见,青帮会的神兵,好似从天而降,满城遍野处处是人,已将他们这仅仅活着的三条半腿,一层又一层地团团围住了!

这时,有个念头在王佐良那伙团练的头脑中浮现出来:“他奶奶的,看来真难冲出去了!可能要玩完了!”

在敌人处于绝望的情形下,青帮会和民众们那“缴枪不杀”的口号声使团练们看到了生的希望。请看!有的团练跪在地上,将那支“老套筒”子举过头顶,拼命地大喊:“我缴枪!我缴枪!我投降……”

“报信”的张大毛正向曹运鹏这么这么一报告,只见他这南门外,又突然枪声大作,杀声阵阵传来。听声势,就好象绿林好汉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了千军万马,已经埋伏在这赣榆县城周围和通向青口和海州的公路上。

直到这时,清廷走狗曹运鹏才意识到,守城无望了,直接逃到南边的青口镇也是不大可能的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当俘虏,一是用计一搏!

正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又见守在城门楼上的一些团练们,已经用枪瞄上了王佐良一伙,看其气势,他曹运鹏就是不下令也要开火了。与此同时,城门下又传来两种声音:一是绿林好汉鼓动团练调转枪口的喊话声,一是王佐良象疯狗样子的乱咬的乱叫的哭嚎声音。

如此一来,大大地促进了曹运鹏向他的团练们发布了一种破釜沉舟的命令:“开枪,要狠狠朝王佐良猛打!”

顿时,城门楼上,枪弹齐发,一起向王佐良一伙扫过来。打得最早和最猛的是董龙。还有他事先串通好了的一帮团练兄弟。正背靠城门拼命抵抗的王佐良,还有他那些乌合之众们,便成了丈二的和尚了。这些笨混蛋们,立刻成了炸窝的蚂蜂,一边乱跑乱窜,一边大声疾呼:“别误会!自己人!……”

这时,小小的宋继柳也随着父亲宋得森来到城头,他拿起父亲给他的一支手枪,利用父亲偷偷教给他的打枪技巧,向敌人开着火。

当一个乡练举枪向城墙上瞄准时,被继柳一枪放倒。得森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心里不由地说:“继柳这个小东西,还真行,不愧是俺老宋的种!”

在这一片叫喊声中,最数着王佐良的嗓门儿最大,他简直快把他那大叫驴嗓子喊出了血来:“曹运鹏老爷,别,别开枪!快开门!我是王佐良!是你们的救兵……”

王佐良一连叫喊了几遍,并无人搭理他。但是,他的叫喊声越大,城门楼的枪声,也就越密。王佐良这才看出苗头不对,连忙向他的部下命令道:“快!撤退!撤退!快!快!”

王佐良一伙往后一撤,县城的南门突然开了,里边的团练们忽啦一声冲出来。他们紧紧跟在王佐良那伙“散沙”的后腚,一边射击一边大喊:“打狗呀!杀王二狗子哟!”这当儿,小继柳和父亲,肩并肩地卧在城墙上倾听着,观望着,思索着。

突然,四面八方枪大作,千军万马惊天动地,青帮会的兄弟们,各村的饥民们,一起冲锋陷阵,相互帮助,不怕牺牲,猛烈进攻。他们,一面勇猛冲杀,一异口同声地喊着同一个口号:“缴枪不杀!”

这场战斗,就这么在人们的不尽兴中,很快地结束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