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老一辈的故事106
没有想到,这条已经挖好的密道真的能派上了用场。
玉华夫人出殡当天的前一晚上,密使和几个比较可靠的手下通过布店地下挖好地道进入了乙国皇陵区域。
就等着装有玉华夫人的灵柩替停放在大殿里,趁守卫和其他人不注意的时候,能顺利的把玉华夫人的遗体通过地下暗道,安全送到外面。
或许真的是玉华夫人的在天有灵,也想跟密使他们回到甲国和君王身边,所以一切的行动都是十分的顺利。
顺利的程度让密使和手底下的人难以相信,居然没有损失一条人命就把玉华夫人的遗体和棺材一起送到了郊外的于家村。
密使和全部人分两批离开乙国。
护送玉华夫人遗体和小王子还有小公主回到了甲国。
壁画上面来说,密使把玉华夫人的遗体也带了回来,觉得十分的吃惊。
也不能怪王太后太大惊小怪,而是王太后在给密使交代事情没有说要把玉华夫人也遗体也带回来。
就说了,让密使和密使里手下的人安全的把小王子和小公主带回来。
密使也没有任何隐瞒,如实禀告了王太后,说这是大王的意思。
王太后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很清楚她那个痴情傻儿子神智和情绪已经到了奔溃的边缘,如果在这个时候还要跟他对着干,自己没有什么好处,弄不好还会赔上整个帝国的未来。
王太后惊讶归惊讶,但是还是很乐意的接受了玉华夫人再次回到了甲王宫之内。
王太后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密使身后两个侍卫怀里抱着的孩子。
王太后看到了襁褓里面两个婴儿,不可思议的连说了好几个太像,太像了,几乎是在一个模子里扣出来,太像了。
在周边伺候宫女和太监不知道王太后才说什么,一名长时间在王太后身边伺候的老太监,上前在太后耳边询问什么太像了?
王太后很激动抓住了老太监的手臂,笑着问老太监:你觉不觉得襁褓里孩子长得很像大王啊!
老太监身体微微倾斜,向襁褓里看去,果真是吓了一跳,襁褓里面的孩子跟大王小时候的样子是一样的。
襁褓里的婴儿跟大王有什么关系啊?
老太监怎么想都想不通,怎么凭空多出一个跟大王小时候一模一样的孩子,而且玉华夫人为什么会再次回来,而且还是以这种方式回来的。
王太后几乎是爱不释抱着这个跟儿子一模一样的婴儿。
后面就到了整幅壁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为什么甲国国君能超过人之常理活到100岁,而且还能保持着年轻的容颜。
密使把玉华夫人的遗体和两位小王子和小公主安全的护送回甲国。
甲国君王看着跟自己和玉华夫人长得一模一样两个孩子,也重新点燃了生活下去的斗志。
同样也在朝廷中掀起了一场政治上面血雨腥风。
首先,甲国君王先把已经订立而且已经长大成人的储君,用布告的方式昭告甲国全体的臣民,甚至还召开了公然废黜仪式,把做了快十年的预备储君给废了。
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两位出生的小王子和小公主需要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于是君王就把目光投向了曾经作为玉华夫人贴身侍女的玉瑶。
为什么会把目光投向玉瑶呢?原因十分的简单,在玉华夫人进宫和没有以一国公主之礼嫁给也乙国国君之前,在身边伺候的人就是玉瑶。
玉瑶也是所有众多宫女和太监中,对玉华夫人最忠心一个人。
后来想跟着玉华去乙国继续服侍玉华,玉华为了不想耽误玉瑶的前程。
玉华在离开甲国之前,特地让贴身照顾太监福安给自己带了一个口信,说想让玉瑶以前结束在宫中为奴的时间,想让玉瑶提前出宫嫁人。
原本在拟定给玉华送嫁的人员名单中玉瑶的名字,玉华可是明明知道他正在气头之上,依照玉华的性格和脾气而言,玉华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跟自己提什么要求。
可是玉华,她为了玉瑶专门让太监福安跟自己提出了这个要求,他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去拒绝玉华提出的条件。
于是君王就按照玉华夫人的要求,把原本在名单之中也玉瑶给驱除在名单之外。
后来玉华夫人离开了,君王就依照玉华夫人的要求,对玉瑶赏赐了很多东西,恩准玉瑶可以出宫嫁人,甚至在让太监宣读完旨意以后。
太监还专门代表君王询问玉瑶,在朝中有没有喜欢的人,如果有君王可以下旨赐婚。
如此光荣的事情,放在谁头上都开心不得了,不仅有大王赐婚,还有大王赏赐,是个正常的人,赶紧收拾收拾包袱离开宫里。
谁知,这位叫玉瑶的女孩不知道是脑袋那根筋搭错了,居然让太监去告诉大王,她不愿意出宫。
宣旨的太监看到玉瑶一脸截决,也不在劝说什么,只能拿着大王的赏赐回到了君王面前。
君王见宣旨的小太监回来了,就问起给玉瑶的赏赐,玉瑶要了吗?玉瑶还有没有其他要求?
小太监就把现场的情况,如实告诉君王。
听完小太监的话,君王情绪没有太大的起伏和变化,就淡淡说了一句,寡人知道了,就让传旨的小太监下去了。
当天深夜,君王处理完手上正事以后,就让身边贴心太监,陪他去玉华夫人居住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