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来自外星的快递 > 第一百四十五章 这是个坑

第一百四十五章 这是个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先天之上,大千世俗界竟然有先天境的人?动乱竟然还平息了?”

一座山峰,一座高大的石头大殿上,围坐着一群老人,正中心讲话的人正操持着本地土语问道。

“启剑不敢隐瞒,若有疑惑可以问马仲和时老三!”

姜启剑严肃答道,这里所有长老中,他算是最年轻的一个,而在座的人中,也只有他的实力最低,也正是如此他才能带队进入世俗界。

如果宋国祥看到这一幕,肯定会大吃一惊,不仅是吃惊殷墟小世界的规模,更会吃惊他们的管理模式。

大华人的一个特征就是讲究多子多福,所以无论在哪里,只要条件允许,人口肯定会蓬勃发展,殷墟小世界规模达十万平方公里,这相当于杭越全省的面积了,而殷墟的人口也达到了五百万人,不比有些西洋洲的国家人口少。

殷墟小世界,实行家族长老制,由最具影响力的九大家族组成长老会,长老会实行轮值制度,每5年换一家来管理小世界,45年循环一轮,到今天这个制度已经执行了数千年了。

当然,九大家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总有少数家族因为某些原因被挤出了,而又有一些家族跻身其中。

殷商小世界既有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殷氏六族”,也有陶氏、施氏、蘩氏、錡氏、樊氏、饥氏、终葵氏“殷氏七族”,还有殷氏、来氏、萧氏、宋氏、时氏、黎氏、空相氏、耿氏、北殷氏、微氏、箕氏、阮氏等,总之大小家族盘踞,各种关系也错综复杂。

姜、宋、姬、徐、陶、施、长勺、空相、殷,这九家就是现在殷商小世界的顶级家族,也是站在权力金字塔巅峰的人,其他的各大小家族,基本都依附于这九大家族。

每个家族的主营各有不同,比如陶氏擅长手工艺、长勺擅长冶金锻造、宋氏擅长农耕、姬氏擅长医术,姜氏擅长占卜等等,当然在文化这块能进入这个阶层基本的学问不会少。

“徐长老,我们已经数百年不和本土联系了,这次过去是不是有些突兀?”

徐家是当今轮值家族,而徐甲第就是徐家的话事人,也是殷商小世界的主导者,只要不涉及大事,常规决策基本都由徐甲第负责。

“陶长老,与世俗的交易是大家共同同意的,现在出了这事也算是意料之外的事。”

徐甲第皱眉,这次外出世俗界历练,每家都派出了代表人员,但是回来的只有3个人。

“姜长老,你是这次世俗界的话事人,死了这么多人你竟然连出手的勇气都没有吗?”长勺氏的长老声音高亢,带着不满的金属味道。

“哼!”

“长勺长老,如果真如姜长老所说,他们出手后还能有活着的机会回来吗?回来告诉我们这一切吗?”

“施长老说的是,世俗界的这些白鬼可不会把消息传给我们。”

空相长老呼应道,大部分人对本次事件的第一感觉就是惊异,不可置信。

“世俗界的变化翻天覆地,而我们小世界依旧千载如一日,不知是福是祸啊!”

姬长老仿佛没看到几人争吵,独自感叹道。

“是啊,老姬说得对,按照外界所说,俺们这里还是奴隶社会,还有他们的武器,一甲子就变厉害那么多,以后可怎么办啊?”

说话的是殷长老,瘦骨嶙峋的高个子,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

“老姬,你不要胡言乱语,谁不知道你们从世俗界抓了不少奴隶回来啊!”长勺长老抓住不放,依旧一副愤懑的样子。

“众位禁声吧,事情已然发生,现在讨论下接下来如何应对?”

石头大厅里安静下来,九人围坐在各自的石桌上,是继续保持独立还是走出去?是与花旗国合作还是与大华合作?是回归大华还是留在花旗?大华人还能接受他们吗?文化断层怎么办?

······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众人都在盘算着,但是要想拿出一个决策来,显然不是短时间的事情。

“好吧,这个算是我个人的土地,就按照这个价格吧!”

宋国祥很满意政府的效率,当申请报上去之后,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就有了回复,江边的土地大部分属于工业用地,也有少量住宅和商业用地,既然是宋国祥看重的,江洲政府方面也是特事特办,直接上报到一把手那里,于是就有了这个决定。

土地属于一个倒闭的工厂,之前政府方面在退二进三之后,把土地性质改成了住宅和商业,可是因为周边环境的缘故,起拍价都流拍了。

对于很多房地产企业来说,要花钱拆除工厂,还要面对周边恶劣的环境,这样的房子建好了烂在自己手里的可能性更大。

“土地刚好500亩,按照200万/亩的起始价,总价10个亿,如果算上拆迁费用,估计还要多花费2个亿!”

放下江林的电话,方菲已经在计划第二基地的建设事宜。

“拆迁量是不小的,不过对咱们来说,不说废旧金属倒是可以废物利用,再说这么大面积,我们也不是一下子用完。”

“如果是这样那就好办,不过我还是建议把基地建在地下!”

“那必须是地下,我倒觉得可以直接建在大江之下,这样可以与崇岛、长岛连接,建设三个出入口!”

宋国祥边讲,边在空中的全息图像中指指点点,以土地所在的北沙、崇岛和长岛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而第二基地将会处于这个三角形的正中心。

“那就意味着我们还要在崇岛和长岛两地购置地产,这个会不会被有些有心人推测到什么?”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所以这两处可以用其他人的名义去购买。”

狡兔三窟,因为之前邓家的事情,宋国祥也害怕以后有这种可能。国家是他钟爱的国家,但是掌握这个国家的人,并不一定总是无私的。

“好,那我就开始准备了!”

方菲已经明白了宋国祥的想法,至于基地的内部建设,有了海苏岛的案例,这次可以说轻车熟路了。

“其实最重要的是环境的改造,一方面要整治土地原有的污染,另外一方面要建设一个超微的生态圈!”

宋国祥重点强调,如果他自己临时使用,倒是不担心污染问题,但是未来这里可能成为九州集团的一个中转站,甚至是居住区,那么环境就很重要了。

“明白,我会建设一个如同大龙山的微型生态圈。”

“在规划上,还可以考虑港口、停机坪、酒店等,这样以后公司出行也不用再去其他机场了!”

想到了还在海苏岛的九州号,宋国祥脱口而出,原则上九州号这么大的飞机,只有大型机场才能停靠,可是九州号是普通飞机吗?那可是能垂直起飞的大家伙啊!

“ok,就这样吧!”

在方菲的操作下,方案很快就全部完成,北沙的这个500亩,从高空鸟瞰就像是一个植物公园,满眼的绿色与周边的工厂形成鲜明对比,而加上船坞、停机坪及酒店后,更像一个带有科幻感的科幻乐园。

在公布了反重力实验后,宋国祥现在也完全不再担心这种悬停技术了。

“还有一个好消息,在这次申报土地的时候,松山区政府邀请我们在那建造总部!”

“松山区吗?”

宋国祥听了一愣,说真的关于总部这事他考虑过浦江两岸,考虑过华福总部,甚至第二基地,但是唯独没有考虑其他地方。

“松山区有江州唯一的山,还有自然环境优越,是江州传统的富人区,此外根据江州的规划,未来的交通枢纽也很近。”

方菲边说边通过全息影像,讲解起松江发过来的资料,加上超脑整理的资料,让松山的价值看起来更加立体。

“这样一看,还真的不错哦,山水资源、火车站、机场,而且距离华福总部也不是很远!”

宋国祥是很少来松山的,但是他知道松山有大学城,还有之前坐火车和飞机的时候,也知道车站和机场向西就是松山区。

“江州的cbd区域当然是浦江东侧,不过那里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高楼林立,世界五百强很多选择在那里设立分部,而近年来已经有不少选择在交通枢纽附近设立公司,尤其是科技类型公司。”方菲继续耐心讲解。

“松山区现在是没有什么商务中心吗?”

“那倒也不是,目前松山区南侧有几个产业园及物流园,以卫浴、食品、小电器、汽车配件、影视为主,缺乏有代表性的企业入住,这就是松山区找上我们的原因,他们想依托九州集团打造一个产业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