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农门贵妻相公掌上宠 > 第七十五章傻人有傻福(合一)

第七十五章傻人有傻福(合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俞氏跟陆氏婆媳看得欢乐得不行,尤其是陆氏,她没进门的时候听说家里有个得宠的姨娘,妻妾不合,还很是担心了一把,没想进门之后却与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不管婆婆跟秋姨娘怎么斗,都不会牵扯到她这个新媳妇身上,最近更是风平浪静,连口角都没有了。

“夫人,妾身觉得这几家不错,您以为如何”虽然是自己亲儿子的亲事,可她只是一个姨娘,儿子名义上的母亲是主母俞氏,最后人选得俞氏来定,这就是身为妾侍的悲哀与无奈。

“嗯,这几家是不错,不过还得在多打听打听姑娘的品性,三儿是读书人,宁愿门第低一些,也不能娶一个品性不行,担不起事的”俞氏看了一眼秋姨娘选出来的人,开口说了一句。

心里也暗暗说道,在儿女亲事上秋姨娘还算靠谱,选的门第有高有低,都是冲着姑娘本人去的。

“哎哟,母亲,姨娘你们没听我说吗,这些都不行,这个性子一看就是要强的,三弟性子温润,可别到时候被媳妇欺负,还有这个,我听说她在家里掐尖要强的,跟许文欣一个样,娶个这样的三弟以后还能安生,这个..这个家里太穷了,以后可别一个劲的贴娘家”

许氏噼里啪啦说了一堆,俞氏都忍不住了“你闭嘴..”俞氏揉了揉额头“你看你像什么样子,哪一点像个当娘的,一个当家太太,咋咋乎乎的,也就是你们现住在村里,要是将来去了城里,去了更大的地方,你可想过你能不能担起一家主母的职责,能不能帮扶女婿,做个贤妻良母”

“女婿惯着你,可你一直恃宠生娇,养出一副孩子脾气,你可想过长此以往女婿会不会一直惯着你”这些话俞氏早就想说了,可一直没找着机会。

许氏还是第一次被俞氏这般疾言厉色的呵斥,委屈得眼眶都红了“母亲,我..我..”

秋姨娘也被吓了一跳,可主母也是为女儿好,其实她也有这样的担心,实在是女婿待女儿太好了,好得都不真实,试问哪个男人会这般宠惯一个女人的,养闺女都没有这么宠惯的,她们就怕突然哪一天女婿受不了了,冷了女儿,以女婿现在的能耐,别说另娶一个,或者纳几房妾侍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文娟啊,你母亲说的对啊,女人嫁了人就不再是孩子了,丈夫孩子,打理内宅,人情世故什么的都得会打理,你这样一年三年还行,可长此以往,你可想过女婿会不会嫌累”秋姨娘语重心长的也开口了。

“姨娘,母亲我也有做事啊,相公生意上的账册都是我在看,我难得清闲回娘家玩玩怎么了,在你们眼里我就那么糟糕吗?”听自己姨娘也这么说,许氏更委屈了。

她怎么就孩子气了,怎么就不是贤妻良母了,学看账本她没用一个月就学会了,现在相公的账本都是她核对的,至于内宅家务,有王妈妈跟小杏,公中的有大嫂跟婆婆,干嘛要她去做?

屋里的人都惊了,面面相觑,然后不可思议的看向她“你说女婿外面的账本是你再管?”

“对呀,三哥最不耐烦做这些,就逼着我学算账,母亲是不知道,当初我学的头晕眼花的,吃饭都不香了,可三哥说了,他外面的事情多,没那么多时间算这些,让我学会管账,以后核对账本的事就交给我了”许氏的眼眶更红了,然后俞氏跟秋姨娘无言了。

或许傻人有傻福吧,这二姑娘的福气她们想象不到,世上也真有二女婿这样的好男人?

陆氏羡慕了,不过她不嫉妒,因为像二姐夫这样的男人太难得,何况他相公也不差,虽说念书不成,可也有秀才的功名,现在跟着公爹打理生意,待她也好,婆婆虽然规矩严,可也不曾刻意为难过她,对于嫁人后的日子,她很满意。

不是每个人都有二姑姐的福气的。

见婆婆有些尴尬,陆氏笑着转移的话题“二姐,听说你们家小姑子定亲了,而且从提亲到定亲不到三天的时间,怎么办得这么仓促”

许氏听了,立刻忘了委屈,笑得花枝乱颤的,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开口“这话我跟你们说,你们可别传出去了,要不然我婆婆非得把我送回娘家不可”

这么严重,不会是出了什么不能说的事吧,俞氏很想阻止许氏,毕竟家丑不可外扬,可她没有许氏的嘴快,只听她说道“其实这件事也不算突然,有关于咱们两家亲事的传闻在村里早就传遍了,只是小妹不知道就没有捅破,酒席之后的第二天被明辉那小子说漏嘴了,被小姑跟顾小公子听了个正着,这不两家趁热打铁就赶紧定下了”

俞氏她们听得糊涂,为何流言传遍了,最后却要周家姑娘知道后才能定?

“你们听得糊涂吧,呵呵呵,我跟你们说啊,其实啊我婆婆很早就相中顾小公子这个女婿了,只不过我婆婆不好上门去提,于是她就想了个主意亲自放了流言出去,试探顾家的态度,可没曾想顾家一直没动静,直到这件事被明辉捅破”

俞氏几人听得张大了嘴,这亲家婆婆做事也太不讲究了,哪有亲自放这样的流言,也不怕毁了自家姑娘的名声,而且这样算计来的亲事,就算成了,周家姑娘在婆家也难抬起头,难免不得婆婆待见。

俞氏这么想也就这么说了,没想许氏又呵呵的笑了“母亲,你们都认为是我婆婆算计了顾家,可我却觉得这里面唯一被算计的就只有我家小妹,咱们村离镇上有多远,偏偏这流言在村里传遍了镇上愣是半点风声没有,在咱们村那边能有这个本事的,除了顾家在没别人,而且这事被明辉在小妹跟顾小公子面前捅破不到半天,顾家的媒人就上门了,全程都是顾家那个管事嬷嬷在张罗”

“我猜啊,这事我婆婆固然有分,顾家夫人也撇不清,那顾小公子三不五时就往我家跑,那野味更是顾着小妹的口味,要说他对小妹妹动心思,打死我都不信?”

俞氏几人听到这里已经目瞪口呆了,这个瓜吃的她们差点三观不正了,事情还能这么办的吗,俗话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两家大人都有这个意思,为什么非要来这一出?

真是搞不懂?

“母亲,姨娘这几家的姑娘真不行,三弟年纪又不大,干嘛这么着急,等三弟考上举人或者进士在找也来得及呀”许氏说着,话题又转了回来。

秋姨娘又想发飙,可这时候陆氏开口了“母亲,秋姨娘按理说三弟的婚事,我是新妇不好说话,可儿媳觉得二姐的话有道理,三弟现正是用功的时候,早早成亲或许会耽误了三弟念书,要是三弟来年更进一步,或者将来能够去到盛京,那咱们现在找的人家,只怕会跟不上三弟的脚步”

秋姨娘...“大少奶奶的话是有理,可谁知道来年三少爷能不能进一步,总不能一直耽搁着”

许氏眨巴着眼,总觉得自己好像忘了什么,直到见自家儿子追着小厮喊哥哥,才想起来“哎哟,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母亲姨娘你们都不知道吧,咱们镇上藏着一个大儒呢,我婆家那个大哥能够一路考到盛京,就是跟着这个先生念书念出来的”

“有这事?”俞氏眼睛一亮,虽然长子放下了书本跟老爷打理生意去了,可是她的二儿跟三儿都在念书呢,要是真有这么一个人,肯定得想办法将人送过去呀。

“就是镇上的冯宅”许氏把周老大无意找到冯宅坐馆,然后说冯老如何如何,还说了明晨明辉都在那念书的事情。

俞氏一刻不等的派人去打听,不到一个时辰小厮回来禀报说,冯宅确实有学馆,不过里面只教蒙童,不过里面的坐馆先生都有功名在身,最差的顾小公子都是秀才。

“学馆有多大?”奴才打听了,就十几个蒙童。

俞氏明白了,或许那些坐馆的先生就是那冯老的弟子,就好像周家老大一样,一边学一边教,要不然一个十几个蒙童的学馆用得着那么多人坐馆?

“来人,立刻去将老爷找回来,然后派人去将二少爷三少爷接回来”

陆氏..

秋姨娘..

原来主母俞氏(婆婆)也有这么风风火火的时候,还是被二姑娘(二姐)给传染了,不过她身上却有一种感染力,她的没心没肺跟恣意,让人羡慕的同时也不自觉的想她靠近。

“母亲,我也回去给明晨说说,让他明天去学馆的时候问问冯老,看收不收二弟跟三弟,不收我也会想办法的,母亲,姨娘你们就等我好消息吧”许氏虽是庶出,但她在许家在俞氏面前却比嫡出的两个弟弟还自在,跟家里那些庶出的姐妹以及庶出弟弟是天壤之别,她虽心大却不是没有心。

所以对两个嫡出的弟弟的感情并不比亲弟弟少,对他们的事情自然也上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