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清]四爷,养生了解一下 > 第50章 第 50 章

第50章 第 50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知道耿奕喜欢马厨子的手艺, 四阿哥这次出去就带上了刘厨子。

几个阿哥在前面赶路,刘厨子带着徒弟和锅碗瓢盆的马车在后边慢一点走。

刘厨子又是高兴又是忐忑,毕竟自己的手艺不如马厨子, 生怕伺候不好几个阿哥。

另外就是四阿哥会带上他, 也是因为耿奕离不开马厨子的手艺,再就是刘厨子要年轻一点,经得住路上快马加鞭的折腾。

不过总归是大显身手的机会, 刘厨子就把几个徒弟都敲打一番, 让他们好好干活别偷懒, 收拾好东西就搬上马车,跟着四阿哥去城门汇合了。

另一边十四阿哥冲进德妃的寝宫, 通传的人都来不及跟上,把德妃吓了一跳:“你这孩子怎的毛毛躁躁的, 又怎么了?”

十四阿哥没说前朝的事, 就道:“皇阿玛刚给我派了差事, 这就要收拾东西出发了, 去江南, 大概几个月后回来, 就来跟额娘说一声。”

他说完掉头就要走, 被德妃眼明手快抓住:“等下, 你这说得不清不楚的。而且去几个月,你怎么收拾东西, 让嬷嬷给你去收拾。另外让嬷嬷跟着, 身边也有人伺候。”

十四阿哥连忙摆手道:“三哥和四哥也一起去,他们都没带多少伺候的人, 只带上两个太监和厨子就足够了, 我还带什么嬷嬷。收拾东西我不会, 身边伺候的人难道不会吗?额娘就不必操心,我会看着办的。”

他这次没停留,直接转身就走了,毕竟时间不多,得抓紧时间回去收拾行李的。

德妃看十四阿哥匆忙离开,死活不肯收个嬷嬷,还想给他点什么带着走也来不及,顿时叹气道:“这孩子是越发跳脱,跟屁股着火了一样,一会儿都坐不住。”

嬷嬷就笑道:“皇上给十四阿哥派了差事,十四阿哥这是急着办差,是大好事了。”

一来皇帝开始重用十四阿哥,二来十四阿哥也从半大孩子开始变得懂事起来,能够有担当了。

德妃听着就点头笑道:“你说得也对,就是孩子忽然长大得太快,我有点不习惯,小十四也到了不怎么需要我的年纪的,能自个做主了。”

不过好歹十四阿哥还记得出发前跟自己说一声,而不是转身就跑了,让别人来告诉他,总算是懂事了一点。

德妃估计想不到要不是四阿哥提醒,十四阿哥一心只想出发,哪里还记得跟她说一声呢!

十四阿哥老早让心腹太监先回府开始收拾,回去后看了一圈,感觉没漏掉什么,就挥手道:“好了,赶紧走,别让两个哥哥在城门久等了。”

他匆匆忙忙过去,就见三阿哥和四阿哥已经等在城门了,连忙道歉:“是弟弟拖拉了一点,让兄长好等。”

三阿哥不在意道:“没事,我们也刚来,出发吧。”

四阿哥点点头,几人直接骑马赶路,后边跟着几辆马车。

累了他们就进马车歇一会,吃点东西喝点茶,然后再继续骑马,连休息时候也是丝毫没耽搁赶路。

紧赶慢赶,他们大半个月就到达江南,侍卫先进去发现有点不对劲,几个阿哥就乔装打扮一番后低调进城查探一番。

四阿哥赶紧叫来当地知府,得知知府被抓了,如今暂时让师爷代管,正焦头烂额,听说阿哥们来了,赶紧过来拜见:“属下见过三阿哥、四阿哥、十四阿哥。”

他就问道:“怎么回事,那些书生怎的都聚集在知府门口,久久不散去?”

师爷擦着额头的冷汗低下头道:“自从得知是知府和几个考官都收了贿赂来排名次,书生们就十分愤怒,起初只有几个人过来,被差役赶走后,人就越发多了起来。”

如今足足有上百人坐在知府门口,他们也不闹事,就安安静静坐着,周围不少百姓围观,让师爷的压力倍增,却不知道如何是好,只等着皇帝派来的阿哥处理此事。

三阿哥就皱眉道:“你没跟书生说说,皇上已经知晓此事,派了我们来处置,重新开一场?”

师爷继续擦汗道:“属下说了,但是书生们并不相信,还觉得是敷衍他们,打算把此事压下去,不了了之,于是就跑到门口来,生怕属下也跟着跑了。”

如今府衙里除了师爷就只有几个差役在,他们战战兢兢就怕这些书生闯进来。

十四阿哥听得嗤笑一声道:“怎么,你们还害怕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了?”

书生们大多肩不能挑手不能抬,差役们一个个虎背熊腰,反而怕了?

四阿哥没好气看了一天十四阿哥,三阿哥就跟他小声道:“官府有错在先,要混乱中不小心打伤了那些书生或是踩踏死伤的话,此事就更麻烦了。”

所以差役们不是怕打不过书生,就怕这些跟豆腐一样的书生磕磕碰碰可能就死了伤了啊!

十四阿哥无语,不过好在这些书生暂时只在门口坐着,没有真的冲进去吓坏这些差役。

三阿哥和四阿哥互相看了一眼,就示意师爷先回去,带着的人也退到城外,十四阿哥就不明白了:“四哥,我们这是要出去吗?”

他们才刚来,这就要走了,这里的事不管了吗?

四阿哥好笑道:“不是,我们重新进来。”

他挥挥手让苏培盛去准备一下,就带着满脸茫然的十四阿哥回去马车换上一身最华美显眼的衣袍。

十四阿哥低头看着自己更是茫然了:“四哥,我们这是要风光进城?”

这是做什么,震撼出场吗?

三阿哥也换了一身上马车,比十四阿哥的袍子更是显眼,金丝银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差闪瞎人的眼了。

十四阿哥觉得再是风光出场,也不用穿得跟暴发户一样显眼吧?

三阿哥没好气道:“就是要显眼,不显眼怎么让全城的人知道我们几个来了?皇阿玛让他们几个来,不就是处置这里科场舞弊之事。要是我们低调入城来查,谁会知道阿哥们来了?”

就是得让所有人知道,皇帝没放弃这片的科考,还派了亲儿子来处理此事!

十四阿哥似懂非懂点头,反正他跟着两个哥哥就行了。

苏培盛不知道哪里弄来的仪仗,前前后后不少人,加上一队满身肃杀之气的侍卫们,他们一队人浩浩荡荡进城。

刚进城没多久,全城人都知道皇帝派遣三位阿哥来处理舞弊之事!

周围没被抓起来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心急火燎赶过来拜见,一时之间府衙门口的人就更多了,简直络绎不绝。

然而阿哥们谁都没见,而是先见了书生们。

三阿哥看着底下的书生们开口道:“皇上已经知晓此地之事,非常愤怒,甚至气得卧榻不起。只道江南从来都是选拔人才之地,从没见过如此污秽之事,特意派遣我们几人来处置此事。”

“大家不必担心,参与舞弊的官员和贿赂官员的书生一个都逃不掉。而无辜的书生们也不必错过了这场科考,会重新选拔德高望重之人来担当考官,重出一份考卷,一个月后再加开一场科试!”

前面的话让书生们心里没那么愤慨,却不是不失落。

然而后边的话叫他们立刻振奋了起来,重新科考,证明他们今年不必回去再耽搁几年的?

这无疑是天大的喜事,毕竟赶考的书生不是全都家境富裕,这些年有些是熬着过来的,一边抄书补贴家用,一边省吃俭用来攒盘缠。

再苦等几年,他们未必真能坚持下去。

如今好了,不必再等,书生们还有机会就在今年重新科考,自然面露喜色。

不过三阿哥也道:“我会派人重新考核书生们的身份,免得有漏网之鱼,还得各位配合才是。”

心里没鬼的人当然没什么不愿意的,四阿哥注意到其中几人的目光闪烁,就让苏培盛记下来,回头仔细查一查。

恐怕这次的漏网之鱼不少,还想浑水摸鱼到知府门口的书生里面来,逍遥在外的还有多少?

四阿哥还让十四阿哥派侍卫在城门各处,也得加紧巡视。因为需要重新登记身份的缘故,暂时任何书生都不能随意离开。

若是有偷偷跑的,肯定做贼心虚的书生,直接抓起来就是了。

十四阿哥得了吩咐,屁颠屁颠带着侍卫们去各处城门布置好,自己则是乔装打扮一番混在人群里,在城门附近挨个巡逻。

三阿哥安抚住书生之后,就开始物色考官。

原本的考官哪怕中间有不知情的,暂时还没能洗清嫌疑,需要避嫌。

他查阅了当地和附近的官员和大儒的名单,划定了几个才华出众又品德受当地赞誉的人,分别派人亲自上门去请过来当考官。

有的人腿脚不便不好过来,又老眼昏花自认不能负责此事就婉拒了。

余下的只要能动,脑子也清楚的,二话不说都答应赶过来。

能当考官那是莫大的殊荣,科考的那些书生都要尊称他们一声老师的。

对书生来说,能当一回考官,桃李满门,也不枉此生。

半个月的功夫陆陆续续来人,加起来足足有十一个考官,都被三阿哥一起安置,先让长途跋涉的先生们休息一天,然后就要开始重新做考卷了。

而且三阿哥还封锁了院子,这些先生身边带来的人只能留下一个伺候,其余的不能随意进来,更别提是传递消息,这是防着中间有人跟之前一样泄露试题。

食材让人送到门口,采买不能跟厨房的人接触,必须有两个以上的侍卫在中间盯着。

院子里外都有侍卫,看似防备,好似是把几个先生看守起来一样。

大儒们倒是不介意,之前发生那样的事情,越是守卫严密才不会出纰漏,外边的书生才能更放心。

果不其然书生们原本还担心阿哥过来就是敷衍了事,谁知道院子被重重包围,蜜蜂都飞不进去,更别提是人了,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大儒们在里面除了不能出外,身边有人伺候,吃穿有人照顾,只需要每天努力想题目就行了。

三阿哥在里边盯着,没有擅自写题目,而是等大儒们写好后仔细看了看,让他们互相也看看,选出最适合的题目来。

难度不能太难,却也不能太容易,适当才行。

不能浮于表面,还要有深度。

大儒们都是有才学的人,有了框架之后,费了些功夫,半个月后终于出了一卷题目。

然而三阿哥却道:“辛苦各位了,还得再出一套题目来。”

闻言,大儒们都惊住了,很快却明白三阿哥这是打算做两套题,到时候那天会出哪一套很可能就是随便拿的。

那样就不担心一套题目泄露的话,还有另外一套备份的题目能用,可谓是小心谨慎了。

已经出了一套,另外一套就要简单得多,只费了七天功夫就做好了。

三阿哥这边准备停当,那边四阿哥带着人审问也到了尾声。

这些官员都是收钱办事,谁都不是硬骨头,什么都愿意说了。

一个说了,后边就跟着一串。

这一串那一串,好家伙,几乎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员大部分都牵扯进来了。

哪怕没伸手的,却也是知情的,四阿哥并不打算放过。

没沾手没拿钱,却知情不报,那就是同伙了,怎能轻轻放过?

以后谁都能这样,只要佯装不知道,就能独善其身,这可能吗?

四阿哥铁面无私,一出手就把人全部抓了起来,一个都不放过,更是抄家清点所有财产收归国库。

朝中就有御史觉得四阿哥这样简单粗暴横扫整个江南官场,眼里容不下一颗沙子的做法不可取。

官员都撤掉了,江南的官场岂不是要瘫痪,无法运转了吗?

一时之间去哪里找来那么多的官员填补上,这显然是太过了!

另外有大臣却是赞同四阿哥的做法:“若是错了不惩罚,知错犯错的人留下,以后总归是个祸害,还可能让其他人觉得这只是犯点小错而已,以后还敢!”

不狠狠扫清这些朝廷毒瘤,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皇帝养病了一段时间,总算是慢慢好起来了,精神头却依旧大不如前,人也瘦了一圈,听着有点不耐烦道:“怎么,他们做错事,私下截留税收,朕还得把人留着?这上上下下的,就找不到能替代的人才吗?”

大国上下多少人,人才辈出,几个接替的人才都找不出来,这不是说皇帝无能了?

御史连说不敢,又道:“四阿哥决意把这些官员都斩首示众,罪臣足有上百人,实在有伤天和。”

一下子杀那么多官员,把其他人都惊住了。

皇帝在上首眯了眯眼道:“以爱卿之见,该如何处置这些人?”

御史就拱手答道:“微臣以为,这些人确实有罪,可以抄家和绕城示众,然后流放三千里,没必要全都杀了,也会对四阿哥的名声有碍。”

皇帝点点头道:“你最后这句话说得也对,确实对老四的名声有些坏处。来人,让人去宣旨,就说把这些官员处置是朕的意思。”

“他们截留税收在前,科场舞弊再后,罪有应得。”

他又低头看向那个劝和的御史道:“那些罪臣才是有伤天和,害了多少有才之士,让他们郁郁而去,没能留下为朝堂为朕办差,实在是一大遗憾。”

那些被舞弊的书生占了名次的有才之人,要是富裕之家还能换个营生,要是贫穷的寒门之子,显然是倾尽所能来考一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