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潜宋生花 > 上卷:第二章 启学路

上卷:第二章 启学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城楼下再次恢复了宁静,看着学子们远去的背影,众兵士眼中皆有无法掩饰的羡慕。

这也难怪,大宋朝尤其重文轻武,仕子身份地位乃是最为顶端超然的存在。

同人不同命,均是相仿的年纪,若都有读书的可能,又有谁愿意在寒冬腊月冰天雪地里守着城门?

年轻的守卫们咕哝几句,最后也只能往火堆里添些柴碳,暗自期盼着暖春的到来。

暖春自然没有来,随着踏雪声起,城楼下却又行来一男一女。

男子约莫十**岁模样,五官端正,浓眉鼻挺,有些英气的脸上却泛有些许病态般苍白。

他如之前所过仕子般,也是一身孺士穿扮,身上的灰色长衫虽有些破旧,倒也干净齐整。

略显消瘦的身躯,行走在风雪中却昂首阔步,面色坚定,毫无半分畏惧严寒之意。

少年的身旁,伴行着一位不到四旬的中年妇人。

妇人穿着朴素,上身仅一件厚厚的青色软肩,围裹下身素色的棉衣襦裙。

看起来虽极其普通平凡,但冬雪的映射下,可见她面容姣好,风姿绰约,隐隐散发着几分风雅气息。

此时她虽伴着少年前行,但时不时侧头,看向少年的目光中满是慈意。

临近城门,寒风呼啸更甚,飞雪乱舞,妇人显是禁不住寒意,身子哆嗦一下,顿时捂嘴轻声咳嗽起来。

少年顿足,扭头看向妇人,目光中有着明显的担忧,但脸上却佯作漠不关心。

他蓦然顿足,开口道“前方即是出城,你便送到此处吧”。

听闻少年话中关心的暖意,那妇人脸上扬起了灿烂般笑容,她一手紧捂着嘴,却是使劲摇了摇头,雪白素手遥指城门口,将咳嗽之声生生咽了回去。

这才幽幽道“辰儿,你伤势未愈,便允娘亲送你至城门口吧,不然为娘回去,自是心中难安”。

妇人慈爱之情溢于言表,语气之中已带些许哀求。

这也难怪,身旁的少年是她唯一的爱子。也是她此生唯一的灵魂支柱。

但两个月前,少年却受了极其严重的伤,险些陨落黄泉,性命不保。

好在得蒙上天眷顾,其子总算是熬过了鬼门关,活了过来,只是醒来后的他性情大变,不时喃喃自语,不时哭笑怒骂,状若疯痴,态似癫狂。

经半月来才稍显正常,有了些为人的生气。

但却告言,已然忘却了过往之事,直至今日,连她这个亲娘,都不曾喊过一句,均以“你”而称。

少年转过身,双臂伸开,将跟着身旁的妇人拦了下来。

这次,他不再掩饰自己的担心,语气有些焦急的对着妇人道“你身子弱,又患体寒之症,如此雪寒风冷,就莫要让我忧心了”。

乘妇人发愣的功夫,少年转身,迈着大步头也不回地朝城外走去。

妇人紧跟两步,又怕少年懊恼,只得驻足。

看着爱子出城而去的背影,她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发出声来。

风雪中,妇人鬓发扬起又落下,透露着她脸上的担忧与无奈。

“陆家娘子,你切莫忧心,此去凤凰山下,不过两三里地,有我等在此,敢保你家公子出不了啥差池”。

那副尉周振显然识得眼前母子二人,此时见妇人立在于寒风中,单薄可怜,便出言相慰。

妇人闻言,也只能唇带苦笑,微微欠身,朝周振福了一礼,以示答谢。

少年出得城门,回头见妇人没有跟来,心下方才稍安。

正月寒冬清晨,杭州城外远山峰峦,近木枯草,除东面不远处的西湖外,天地间尽皆白茫茫一片。

大地无声,空旷无垠,就连雀鸟虫鼠都匿了踪迹,唯余雪地上残留着串串脚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