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农家科举之路 > 第五百八十三章 顺帝,舌战群儒

第五百八十三章 顺帝,舌战群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丢人的时候来了。

他正准备站起身,便给自家皇上按住肩膀,强硬的给坐了回去。

他老脸一阵不自在。

皇上,让臣丢人就行了,您别自个儿上啊。

苏琉玉拍拍衣摆,站起身,走到国宴中央。

终于离开那犄角旮旯的地方了。

“我大魏贺礼,自是不能和诸国相比,就不拿出来献丑了,免得诸位见笑。”

米大人点点头。

对对对,皇上,咱们不拖大,谦虚谦虚。

诸国面面相觑。

不是说卖货吗?

不卖了?

不过想想也是。

这大越国宴,可不比小国国宴,忽悠帝也不敢啊。

“大魏去年征元一战国库空虚,如今穷到卖地,这贺礼就罢了。”

越帝端华手抚龙椅龙头之上,睥睨下首苏琉玉一眼,又笑道:

“不过说到卖地,不知多少银子一亩,我大越也来凑个热闹。”

卖地!

诸国倒抽一口凉气。

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穷到卖地,还有这等事。

“怕是不行。”

苏琉玉抱歉一笑。

“自朕登基,重农兴商,为防土地兼并,是以才出此下策,虽是卖地,实则土地归国有,私产百年后,亦如是。”

“古来重农抑商,农本商末,此乃固国之道,更何况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于利,商贾之流,到底轻贱,简直辱没为政之道。”

说话的是大梁,五谷粮食产业大国,听到这句,很是不满。

“大梁为政之道,朕也有所耳闻,农本商末,劝耕桑,以足衣食,乃治国家兴旺,农为本,农为根,农为重,朕不敢相忘。”

“但在朕看来,不论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皆是朕之子民,我大魏国力尚小,不比大梁固国悠久,等百姓温饱后,朕还需请教大梁,固国之道。”

这句话,让大梁使臣脸色缓和不少。

那句请教更是给足了大梁使臣面子。

要知道,他们大梁以农治国被不少诸国嘲笑。

但没粮食,你们顶个屁用。

他们看苏琉玉的目标友善不少。

好小子。

有前途。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顺帝所言,也有道理,但臣以为,夫将者,国之命也,将能制胜,则国家安定。”

大隋使臣斜睨了大梁一眼。

没将士,还固国?你们顶个屁用。

“五德终始,国家兴亡盛衰周而循环,你们别吵了。”

大商使臣一脸淡定,说话皆不离阴阳五行。

这气氛,一下子凝固起来。

五大国治国方针都不同,素来看不上对方,这下子,是直接呛上了。

“论治国,朕决定效仿大周,以法治国,纪律严明,当治理天下。”

端华看向苏琉玉,笑道:

“顺帝若是不懂为政之道,朕也可教导一二。”

她说话说的大方,且颇有大国风度,让人无法反驳。

苏琉玉回视一笑。

“我大魏,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怕和越帝为政之道有所偏颇,还是算了。”

喝——

这句话一出,国宴声音立马嘈杂起来。

在如今。

明君如天,帝王天子权威不容反驳,社稷江山更是重中之重,就大周朝以法治国,也是强调君主权威,君主定法,君主就是规则。

“简直荒唐。”

大周太子殿下嗤笑一声,终于还是开了口。

这位,是端华的亲舅舅,年四十,是大周储君之选,也是助端华登基的一大助力。

他长的消瘦,但目光却带着寒意,扫向苏琉玉。

“顺帝在国宴之上放肆直言,未免太过没有规矩。”

端华眼睛一亮。

若是舅舅肯出手,这贱人哪里有命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