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 第47章 此去通途13

第47章 此去通途1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老人叫常奉献,今年六十一岁。

虽然上了六十岁,但看起来精神抖擞,只有留着的下巴上一簇胡子,有些发白,他的眼睛在拥挤中遗失了,看不清别人的脸,但能看到个大概的轮廓,也知道是这三人救了自己。

他原不是沪城人,和沪城无数的外来者一样。只不过他来得早,又在这里娶妻生子,工作落户,也相当于沪城人了。

护士问了他联系方式,通知家属过来,在等人的半途,赵图强带着谢郁出去买吃的,谢雁在病床旁陪着,她好奇问了问,“你不是住在浦西?”

通知家属时报出的地址,是在浦西。

常奉献喜欢这个机灵又聪明的女孩,和她聊了起来。

他的工作,就是在沪城市政设计院里,和同事们一起为沪城的建设添砖加瓦,但建设城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设计的方面太多,问题也太多。

重新建设,从无到有,这是最轻松的,最麻烦的就是改建,不仅要考虑到新方案的可行性,还要考虑原本居民的安置问题,曾经他们改建过几栋居民楼,提高了住户楼层和数量,结果扩容之后的大楼,反而还有上百户人家多出来无法安置。

浦江以西,寸土寸金,浦江以东,却如同农村。

昨天,常奉献是来这里看望自己住在浦江东岸的老朋友,和他谈了很多开发的思路,尽早要赶回去上班,这下进了医院,也只能请病假了。

大概是觉得谢雁是个小孩子,常奉献并没有将这件事说的过于深入,只是简单提及,“如果能有一座桥,横跨大江,浦江两岸便能更方便地来往,东岸可以进一步发展,而像今天这样的事故也不会再发生。”

“但修一座桥,哪有那么简单啊。”

一个方案,从几年前就开始制定、论证、修改,调整,推翻,再论证,再修改。

多少年来,无数人梦想着修建的跨江大桥,至今都没有成功,除了技术问题以外,还有资金问题。

但沪城的发展已到了一个瓶颈,作为华国最辉煌的经济城市,祖国的后卫之地,如今却面临缺钱,缺地,无法和东岸联动进一步发展,工厂设备老化,至今用着上个世纪设备的尴尬境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国另辟蹊径,想利用金融手段,盘活沪城,金融入住,就主要地皮,要地皮,就要开发东岸,大桥不建,东岸就开发不了,而要建大桥,则需要资金。

要有钱,发展经济,获得资金,就需要先盘活沪城。

最终,形成了一个死亡闭环。

首先第一步要解决的跨江交通问题,在这里就解决不了。

靠着轮船摆渡,极其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无论是运输货物、蔬菜瓜果,还是上班上学,都十分不便,要想将东岸纳入发展的计划中,带动新的金融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老人的性格似乎并不算圆滑,谈起专业性问题来,反而停不住,他已经有意未每个点都深入展开来讲,但谈到了,还是忍不住要多说几句。

讲到金融,他才反应过来,面前的人不是自己的老朋友,而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还是个女娃!

“听着困吧?”常奉献不好意思地笑了声,“我家那个外孙女,和你也差不多大,每次我一说这些,她就捂着耳朵跑开了。”

他说着,脸色有些落寞,每个家长都有想把下一代培养成自己理想接班人的念头,但无论是他的女儿还是外孙女,都没这个天赋。

常奉献并不勉强他们,但多少有些孤独和遗憾。

“不困,”

谢雁听着挺有意思,道,“我还想听您多讲点呢!?”

“你还懂这个?”

常奉献有些意外,眼里有了兴趣,“说说,你知道桥有哪些类型?”

还是把她当小孩子考了。

“最基本的分类,梁桥、拱桥、吊桥,现在用的多的,还有斜拉索桥。”

谢雁说完,道,“浦江最宽的地方上千米,最窄的地方也有近四百米,最好的方案,就是斜拉桥。”

小鬼崖的桥,就是吊桥,几条绳索,吊着木板扑出的路,踩上去摇摇晃晃,下面也不需要别的桥柱支撑。

而断崖村修建的,是石拱桥,跨度连十米都没有,还被张会计贪成了豆腐渣,害死了断崖村不知多少人。

沪城如果要修跨江工程,只有斜拉桥才能满足要求。

“我也这么认为!”

常奉献说着话,已经不再把她当做一个小女孩来看,他正要展开话题,表述自己的想法,赵图强却已经带着人回来了。

他呼啦拉开旁边的椅子,将盒子放在上面,“来来来,屁话少说,先干饭!”

[评论区:干饭要紧]

[评论区:笑死,明明里面是面]

[评论区:干面要紧]

谢郁和他在店里吃过了,给常奉献和谢雁带的是烂糊面,细白的面里夹着几根翠绿的白菜,还有三条肉眼不太可见的肉丝。

谢雁吃过饭,已经是黄昏,赵图强平白无故被耽误了一整天,心情看起来并不好,听说老人家属已经通知了,之后会来,他便叫上两个孩子,准备先趁着天还没黑,赶紧去打听人。

常奉献还有些舍不得谢雁,准备问问她叫什么,住在哪里。

这么聪明又好学的孩子,以后肯定大有作为。

谢雁说,“我叫谢雁,”

她说了赵图强的地址。

“喂喂喂,别听她瞎说,过几天她就不住我那儿了!这两个娃都和我没有半点关系!”赵图强连忙否认,好似并不想和姐弟两沾上关系,但他的身体每次都很诚实。

“谢雁?”

常奉献一愣,随后笑道,“那可真是太巧了,我外孙女也叫这个名字。”

“常奉献?往里面走第二个病房就是。”

“交钱在那边。”

护士的声音从病房外传来。

“好的,谢谢护士,”

回答的是一个男人的声音,随后哒哒的脚步声响起,有人进了房里。

赵图强知道是家属来了,起身收拾了放在桌上的口袋。

谢雁和谢郁姐弟,也朝着门口看去。

进来的男人三十多岁,穿着西装,踩着黑皮鞋,头发梳的齐整,五官端正,正更要的是,他的眉眼和谢郁有三四分相似。

谢郁愣住了。

男人也看见了床边的两个小孩,往前走的脚步一顿。

男人脸上的表情从疑惑到震惊。

赵图强抬头,看着奇怪的两人,然后对比了一分钟。

赵图强:“……草?”

谢雁:……系统,这是巧合吗?

系统:没有巧合还能叫小说吗?

常奉献没带眼镜,以为女婿是不认识赵图强,便介绍道,“这是我女婿,谢江飞。这位,赵图强,是他们救的我,送了我来医院,要不然,我这条老命就丢在渡口了。”

“爸爸,爸爸!”

一个小女孩从门口跑了进来,一下抱住谢江飞的腿,“你怎么走那么快,不等等我!”

她穿着缀着小花的白裙子,头发梳成好看又复杂的发型,估计有着十岁,看起来和谢郁年纪差不多,但肯定不是同岁,只是谢郁长得慢,比同龄人看着都瘦小。

“外公生病了?”

女孩松开石化的谢江飞,跑到床前,挤开那个位子上的谢郁,转头看向他们两,眼睛一眯,露出警惕和防备的神情,“爸爸,他们是谁?”

这个小弟弟,怎么看起来和爸爸长得那么像?

“你是孩子他爹?孩子爹就是你?你爹??你大爷??”

赵图强已经丧失语言组织能力,从口袋里摸出谢雁给他的全家福照片,对着照片上那个青年反复看了好几眼,目光在几个孩子间来回转悠。

最后忍不住,朝着石化在门口的谢江飞甩出来一句,

“……你配当爹吗?”

作者有话要说:谢雁:谢邀,他显然不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