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谪仙 > 第86章 报应

第86章 报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朝歌和引路女官的动作一起顿住了。李朝歌暗暗挑眉,李善竟然替李贞求情?怎么说呢,她这个太子兄长心肠确实好,但脑子也确实不够。

天后多恨王皇后和萧淑妃啊,连死了多年都不让她们安息。天后千辛万苦终于当上了胜利者,结果自己的儿子觉得仇人的女儿可怜,竟然跑过来求情,这可不是往天后的脸上打吗。

里面断断续续传来李善的声音:“母亲,冤有头债有主,何况萧淑妃已经死了那么多年,您即便怨恨萧淑妃,也不该迁怒到孩子身上。长姐今年已经二十二了,却还待嫁宫中,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长姐毕竟是父皇的孩子,若是传出去,岂不是让人指点您为母不慈?望母亲看在父皇的颜面上,放长姐出嫁吧。”

天后听起来像是被气狠了,怒道:“你当久了太子,学了一身悲天悯人的好心肠,我反倒成了恶人。你现在怜悯李贞,殊不知当初若是我不够狠,待萧淑妃和王皇后翻盘,现在李贞的局面就是你们的下场!我不杀她们,她们就会杀我,你以为到了那时,萧淑妃会怜悯你们兄妹几人吗?”

李朝歌心里暗暗点头,天后心狠手辣不假,但这些话说的没错。王皇后和萧淑妃能走到这一步,都不是普通之辈,如果当初是天后宫斗失败,天后的下场不会比萧淑妃好多少,李善、李朝歌兄妹几人的处境说不定还不及李贞。到时候李朝歌被囚禁在掖庭,萧淑妃的子女会不会替李朝歌说话?

恐怕未必。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实在没有必要。现在萧淑妃的子女在弱势,自然楚楚可怜,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怀恨在心。若是出于怜悯将这两人放走,来日养虎为患,他们报复天后一系的时候,可不会像李善一样顾念手足亲情。

女官清了清嗓子,朝殿里传话道:“盛元公主至。”

里面一片寂静,李朝歌面不改色进殿,仿佛没看到殿中一地狼藉:“参见天后,参见太子。”

天后看到李朝歌,口气和缓了些,但脸色依然板着:“朝歌,你来了。”

“是。”李朝歌弯腰,捡起落在地上的书简,不紧不慢放到天后面前的案台上,轻轻归拢整齐,“太子宅心仁厚,心底纯善,若有什么话不中听,也是为了天后好。母子哪有隔夜仇,天后有什么话慢慢和太子说,勿要大动肝火,伤了自己身体。”

李朝歌给天后把折子整理好,又扶袖研了墨。天后的脸色慢慢缓和下来,她扫了眼低头站在堂下的李善,冷声说道:“行了,你下去吧。”

李善垂着头,行礼退下。出门时,李善听到殿内天后对李朝歌说:“他身为兄长,却还要让你给他求情。他这个太子兼长兄不知道是怎么当的。”

女官轻咳一声,笑着唤道:“太子殿下,慢走。”

李善回神,无声苦笑,下阶走了。

大仪殿内,李朝歌将天后扔下来的折子放好后,慢慢退到台下。殿里伺候的宫女都长长松了口气,天后发怒,没人敢上前,幸而盛元公主来了。盛元公主亲自给天后研墨,天后气劲儿过去,靠在圈椅上露出疲态。宫女这才敢上前打扫地上摔碎的茶盏,动作静悄悄的,生怕吵到了天后。

天后揉了揉眉心,恨铁不成钢地和李朝歌说道:“太子糊涂,我辛辛苦苦处理政务是为了谁?我一心给太子铺路,他倒好,反而埋怨我心狠手辣,跑过来给萧淑妃的女儿求情。真是气煞我也。”

李朝歌站在台下应诺,心里却想着天后才不是为了太子,天后是为了自己。这些想法李朝歌没有表露出来,应和天后道:“天后说的是,您一片慈母苦心,可怜太子却不能体会。太子读四书五经长大,身边那群僚臣也个个是儒生,被念叨久了,难免会被孔孟之言缚住手脚。正是因此,太子才需要您给他把关啊。”

天后嗤了一声,表情倒好转很多。天后想起刚才的话,还是气得心口疼:“李贞那个贱人。先前我就听宫人禀报过,说太子去掖庭了。我念在他们毕竟是手足,没有阻拦,李贞倒好,拿了太子的钱财不说,竟还勾着太子给她求情,想出宫嫁人。呵,做她的春秋大梦。”

李贞虽然没名没分,但从血缘上讲毕竟是李朝歌的姐姐,天后骂李贞没事,李朝歌应和就不行了。李朝歌等天后骂完了,才说道:“您是一国之母,也是诸公主皇子的嫡母,晚辈年纪小,不懂事,只能劳烦您多多包涵。圣人信任您,宫闱内外大小事情都由您做主,钱财之物毕竟是小事,之后具体如何,还不是得仰仗天后安排。”

天后心里狠狠出了一口恶气,是啊,任她李贞再费尽心机,但能不能出嫁,嫁给什么人,都由天后说了算。天后心里慢慢琢磨开,她不想让李朝歌多听,便说:“我今日召你来,是有一桩事交代你。”

李朝歌也暗暗松了口气。李贞算是李朝歌的姐姐,李朝歌一未出嫁,二是晚辈,实在不好插手庶姐的事。李贞是萧淑妃的女儿,李贞如何处置牵扯到皇帝和天后的感情纠纷,李朝歌作为臣子兼女儿,最好闭嘴。

李朝歌顺势转移了话题,说:“儿臣洗耳恭听。”

天后说:“韩国夫人昨日给我传信,说她们府里死了个人,不知怎么闹到大理寺去了。韩国夫人不想让大理寺插手他们的家务事,便找我抱怨。你去贺兰府上走一趟,把那个死人处理掉,顺便去趟武家,看看你外祖母的身体。”

李朝歌点头:“儿臣明白。”

李朝歌领命后,就很快从大仪殿出来。如今政务都由天后处理,天后嫌远,就在自己的寝宫文成殿旁找了间宫殿理政。正好大仪殿对面就是门下省,发文书方便很多。

李朝歌出宫后,回镇妖司叫人,然后往韩国夫人府邸走去。路上,白千鹤问:“指挥使,天后找你有什么事?”

“韩国夫人府上有命案,她不想让大理寺插手,便让我们把案子接过来。”

白千鹤一听了然,这些皇亲国戚讲究多,韩国夫人又是天后的姐姐,越发娇贵。官场上人情来往在所难免,镇妖司和大理寺功能重合,偶尔为这些权贵跑跑腿也很正常。

白千鹤突然凑近,压低了声音问:“听说今日太子去找天后,不知道说了什么,惹得天后大怒。指挥使你也去大仪殿了,你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太子?”

李朝歌淡淡摇头,不欲多说,道:“东宫的事和我们无关。太子是国本,自然有圣人和天后做主,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

白千鹤这话本就是试探,皇帝身体越来越差是事实,朝臣就算忠君爱国,此刻也免不了为自己找后路。大唐嫡庶分明,皇位只传嫡子,下一任皇帝只会在太子李善、赵王李怀中产生。李朝歌作为风头正盛的镇妖司指挥使,皇帝天后最倚重的女儿,她的立场倾向谁呢?

然而现在看来,李朝歌谁都不偏向。白千鹤琢磨了琢磨,抛开不管了。

既然李朝歌说不要管东宫之事,那他们也继续和太子保持距离就是了。反正白千鹤只是个小人物,大风大浪吹不到他身上。

李朝歌骑马到达贺兰府邸,贺兰家的门房看到李朝歌,连忙跑下来迎接:“参见盛元公主。公主里面请,奴这就去通报夫人。”

韩国夫人是天后的姐姐,原本只是个普通人,嫁给一个普通小官贺兰越,生下一子一女,分别是贺兰卿和贺兰敏。后来天后发迹,武家也跟着飞黄腾达,天后追封父亲武守约为周国公,封自己的母亲杨氏为荣国夫人,两个姐妹也分别受封韩国夫人和卫国夫人。

天后封赏自己的母亲、姐姐、妹妹,却不封兄长,很有些耐人寻味的意思。杨氏嫁给武家是二嫁,她接连生了三个女儿,并无儿子。在天后三姐妹前面,武家还有一个原配生下来的嫡子武宏。武宏和天后差了快二十岁,在天后十岁的时候,武守约就死了,之后武家轮到兄长嫂嫂当家。继子继媳当家,不必指望多么孝顺杨夫人,天后小时候受了不少苛待。等后面天后当了皇后,别说提携武家叔伯兄长,不杀了他们都是天后心情好。

天后虽然追封自己的父亲,但武守约的周国公爵位并没有传下来,如今武家全靠仰仗杨氏的脸色过活。天后这样做自然是故意的,她就是要告诉武家人乃至天下人,武家能有如今的荣耀,全靠生了一个好女儿武照,和武家男人没有关系。

由此可见,天后着实是一个很记仇、很好强的人。

在武家的第三代中,继兄武宏有两个儿子武元孝、武元庆;姐姐韩国夫人孀居,有一子一女贺兰卿、贺兰敏;妹妹卫国夫人守寡,没有孩子,如今住在武家陪杨夫人。天后算是兄弟姐妹中最能生的,共有两子两女,分别是太子李善、盛元公主李朝歌、赵王李怀、广宁公主李常乐。

天后对继兄不假辞色,对两个侄子倒还算可以。毕竟杨氏没有儿子,贺兰卿姓贺兰,武家的香火还是要落在侄儿身上。

门房进里面通报,没一会,贺兰家的人就迎出来了。贺兰敏匆忙赶过来,见了李朝歌就行礼:“盛元公主。”

李朝歌淡淡颔首:“贺兰表妹。”

李朝歌说完,没有叙旧的意思,贺兰敏也不敢硬贴。李朝歌气场实在太强大了,贺兰敏和李朝歌不熟,委实不敢像对李常乐那样打打闹闹。

贺兰敏走在李朝歌身侧,明明这是贺兰家,但李朝歌硬是走出了主人的架势。贺兰敏追在一旁,像李朝歌的丫鬟一样。

李朝歌腿长,再加上她穿着利落的镇妖司制服,走在廊庑上气势如虹,贺兰敏得小跑着才能跟上。李朝歌问:“韩国夫人近来身体可好?”

“母亲一切安康,就是最近有些嗜睡,白日懒洋洋的。”贺兰敏说道,“母亲身体没力气,所以让我来迎接盛元公主。公主,今日大理寺的人也在,只是死了个婢女而已,他们不依不饶,非要搜查。他们从早晨就在了,查到现在,还是没查完,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有什么可搜的。”

贺兰敏话语中充满了抱怨,仿佛死了条人命,完全抵不上她被人搅扰了清净。李朝歌没说什么,道:“带我去命案现场。”

贺兰敏一怔:“可是,母亲还在正院等着……”

“人命为大。”李朝歌语调平淡,但是里面充满了不容置喙的味道,“我一会再去给姨母请安,现在,先去看现场。”

贺兰敏将李朝歌引到出事的院子前,到门口时,贺兰敏脸上露出犹豫,并不情愿进去。青春少艾的女儿家,哪个愿意往死人身边靠?李朝歌什么也没说,自己直接大步走入院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