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剿匪之黎明浴血 > 第一卷 第十二章 我儿还活着

第一卷 第十二章 我儿还活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原来,陈孟之在黄胜面前确实使了一招缓兵之计,目的只是为了安抚一下他和那帮国军士兵的情绪,平息事态。等黄胜走了,回头立即吩咐向财东:“快去备几匹马,让陈司令和舒司令他们连夜出城!”

向财东心领神会,赶紧去准备。

听陈孟之说要连夜送自己和舒巴子等人出城,陈次之不太乐意,嘀咕说:“大哥,事都平息了,黄胜也撤了,何必要急着打发我们走?晚上黑灯瞎火的,摸着夜路,怎么出城?”

陈孟之没好气:“不想走,还等着我给你们揩屁股吗?你和舒巴子这一个舅舅,一个外甥,没点儿德性,还没翘屁股,我就晓得你们要拉什么屎!呆在县城游手好闲,除了给我惹麻烦,还能干出什么好事?”

陈次之被怼得哑口无言,只得转身钻进县政府。

过了一会,几匹骡马驮着舒巴子、陈次之和马脸等人冲出大门,穿街而过,匆匆消失在夜幕中……

月影下,澧水泛波,粼光轻漾。

县城往东,过了红土岭,河岸边有一幢孤零零的简陋棚屋。屋里,灯光微亮,四周寂静。屋前的木叉上架着几根竹竿,上面晾着一张丝网,门前不远处,还有一艘小船在河水中轻轻摇动,随着波浪不停地晃来晃去。

这是澧水河边常见的一户打鱼人家。

屋里,一对年逾五旬的夫妻坐在桌边,面前点着一个桐油灯盏,昏黄的光亮映照着他们布满皱纹、饱经沧桑的面庞。俩人在吃晚饭,桌上摆着一盘黄瓜,半碟咸菜,碗里也就是每人半碗苞谷面糊。

男人叫覃大贵,鼻梁高耸,目光有神,一张方脸上长满了浓密的络腮胡子,头缠一圈土家人常见的青布头巾,身上却只穿一件无袖的漂白土布汗褂,露出两只壮实的臂膀,看上去显得很有力量。

覃大贵一边吃着面糊,轻叹一口气说:“唉,早就听说共产党的队伍前不久到了湖北,按理说,以他们现在的气势,打起仗来就象切豆腐一样。从宜昌、沙市一带到我们石城应该要不了几个日子,怎么到现在还没动静呢……”

“你真盼着人家来解放石城?”女人也吃着面糊,抬眼问道。她和覃大贵年纪相差不多,但面容却似乎要苍老许多,鬓发有些斑白,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皱纹。

“共产党的队伍是帮着我们穷人的,谁不盼着他们早点来呀。只有他们来了,象卢宗汉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土匪天王才会得到报应。我真想有一天能亲自动手,把他千刀万剐了,给我们的儿子报仇!”

提到儿子,女人的眼圈突然红了,放下碗筷,扯起身上的围裙擦着眼窝,伤感地说:“你一提儿子我就伤心。我们天儿要是还在,都快三十了,说不定早娶上了媳妇儿,给我们添上孙子了。那天杀的卢宗汉,真该天打雷劈,让他永世不得超生……”

覃大贵也有些黯然,放下碗,抄起身边的烟斗,往烟锅里装上烟末,伸到灯盏上点着了火,有一口没一口地慢慢吧嗒。俩人四目相对,一阵沉默。

屋外一阵微风吹过,简陋的棚门仿佛有人在推动,突然“咔嚓”一响。覃大贵取下嘴上叼着的烟斗,转头望着棚门,警觉地问了一声:“哪个?”

外面无人应声。

覃大贵把烟斗搁到桌上,悄悄从墙上取下一支鸟铳,扯掉塞在铳口的布巾,继续注意着棚门,有些纳闷:“怪了,刚才明明听到外面有响动,怎么一下子又没动静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