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靠抽卡历史大佬称霸天下(基建) > 第62章 62

第62章 6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而在秋收彻底结束以后,九月也就度过了一大半,再往下就该是磨刀霍霍向羯族那支胡人了。

由于这一次是提前有所计划的事情,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尚武堂那边的气氛有些紧张,同时又带着几分高昂。

而就在这样的气氛之中,留在北地郡这边的苏洵和苏辙两父子收到了来自武将组赠送的北地郡特产——他们亲手织的毛衣,连带着还有去了及陇西郡那边的苏轼的份一起,暂时替他收着那一份。

送毛衣这个“习俗”是从孔子端木赐来时开始产生的,之后荀彧戏志才和贾思勰这批四个人也有收到,再到后来的糜竺,所以送毛衣这件事情也就逐渐的变成了“传统”——大概也算是一个对新人的“欢迎仪式”。

毕竟毛衣是要过冬穿的衣物,而郡守府中就数他们织的最好嘛。

而至于说为什么没有提名典韦?那自然是——身为武将当然是要自己去织毛衣啊!他们武将组都是这么过来的。

少爷脾性的霍小少年都没例外,看着不好相处的大秦战神也没例外。所以往后的人也自然不会有例外了。

什么?你说孙策和周瑜为什么没有去学这项技能?因为人家两个小伙子现在做的是文职啊。

不过若是说起武将们都很神奇的点了织毛衣技能的这件事,其实应当还要再加个限定词,是男性的武将才对。

因为之前荀灌小姑娘在实在闲着没事干的时候,在极度无聊之下,不喜欢女红的她曾对着纺织长针伸出过试探的小手。

然后大家就发现,

——他们郡守府里的姑娘们,果然是一个比一个手残,可能……这同样也是另一种程度上的传统吧。

-

而在白起、霍去病、吕布外加一个典韦四个武将刚刚出发去草原进行暴力硬推,家里这边只留一个赵括——其实还有预备从及陇西郡回来的孙策周瑜看家的时候,学堂那边有了新的消息。

在讨论了数天之后,学堂那边终于拿出了新的章程。预备实现一场“变革”。

学堂分设不同年级,每个年级固定教材内容。

学子们想要往上升年级便要通过学业测评,考试通过后可升级,不过则不可。

如此,低年级的学生因为所学内容浅显,可以找寻常书生来带。

一是可以扩充学堂容量,使得更多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可以拥有一个读书习字的机会。

二则是可以大大减轻他们这边的教学压力。——一个人带很多个学生这真的很虐心的啊。

同时这种机制也是在排除掉不努力、自身不想学习的学生。省下了一些心力。

当然,因为考虑到可能会有一部分其实很努力,但是可能自身天资不够聪颖的学生,所以他们这边暂定的情况还是升级考试过不去的,若是还想继续学,可以留在原来的年级继续跟着读,之后继续参加升学考试。

……反正学费杂费都是得自己交的。这种留级情况的,就算是长辈立了军功的,那也还是得自己出。

而这一机制则是从下一届的新生开始实行,目前现有的这一届也仍然就保留原样。因为这毕竟是初次尝试,此前也没有人这样做过,他们也不知道最后什么样,所以这两届的孩子也算是一个对照组,到时候依据实际情况,可能还要再继续做调整。

看完因为事情比较重要的,所以专程自己走了这一遭的孔丘给自己递过来的拟案之后,嬴月只是问了一句,“仲尼先生预备下一届的孩子何时入学?和今年一样的时间吗?”

而且小姑娘这句话音落下后,身如修竹的长者也是微微摇了摇头,道:“我们在经由讨论后,想将时间定在初春的三月,万物复苏的时节,是一个好兆头。”只是兆头虽好,但三月的确是一个繁忙的时间。农民们要准备春耕了。

听到这一句,嬴月只是短暂的思索了一下,而后便直接确认道:“将其他的一切前置事宜放在二月的话,其实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便依先生所言,定在三月。”

随后小姑娘又补充一句,“若是有什么需要调整的,今后再慢慢改罢。”

听此,孔丘微微颔首,学堂的事情暂时就这么定下。

之后他们这边要准备的就是招募一批教书先生了。

随后孔丘又道了句,“关于印刷术一事……”

一听到他说这个,嬴月顿时打起精神,表示道:“随时可以兑换出来。我先前已经命人选了几个适合作为印刷坊的地方,灌灌对那边比较熟悉,最近都跑到那边去练武了,先生何时得了空,可以喊她陪您去看看,她应该是很愿意的。”

听到嬴月这一句,想起小女孩总是活力满满喜欢四处跑的模样,孔丘不禁笑了一下,应了声:“好。”

-

而等到下午的时候,从及陇西郡回来的孙策与周瑜到达北地郡。

原本在听说他们两个回来,嬴月是很高兴的。

——全郡守府的人都知道,她和霍去病两人很喜欢孙策……的脸。

然后在见到孙策人的时候,小姑娘直接傻了。

因为她发现,这一次孙策是真的……胖了。

……脸有点胖了。

于是见此,小姑娘不由得有些试探道:“伯符……不是说在及陇西郡吃不好吗?”

一听到这个问题,俊美的少年顿时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表示道:“本来是吃不好的嘛,但是自从子瞻来了之后,就吃好了!”

随后又听孙策道:“主公我跟你说,之前咱们吃的那个东坡肉,首创的人就是子瞻!”

随后少年星眸晶亮,又报菜谱一样的念了一串名字,对苏轼采取了第一次除了对周瑜之外的其他人的夸夸模式,“除了东坡肉之外,还有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饼东坡羹……子瞻真的是我认识的那么多文人里面唯一一个没有架子的了……”

听他这么说,小姑娘默默抬眼看了看他站在他身后一脸无奈的周瑜,只觉得,苏轼有没有架子她不太清楚,但是孙策怎么一下子……好像比她还好骗了?

随后看着侃侃而谈仍在报菜谱的孙策,思及起之前他写信回来的时候说吃不好,嬴月心中忍不住的开始陷入沉思,及陇西郡的菜色……真的就那么差吗?

作者有话要说:

我大声哔哔一句!粉色紫色的天空真的很好看!

-

一个后世论坛体小剧场

#

救命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孙策他天天都要去打虎啊?孩子背诗真的背吐了!

#

但问题不是策为什么天天要打虎,而是为什么每次策打虎苏轼他都能写诗啊。又为什么策打虎的这么多诗都能入选教材!

#

然而苏东坡他不仅仅写诗,他还写词。

#

大概是因为东坡大大没有想到,只是随手写了一件日常就成了我们的教材吧。

#

是这样没错,因为他还写了好多美食的诗。只不过那些我们不用背(狗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