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从刑场走来的王爷 > 第四十八章 御膳房制药

第四十八章 御膳房制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昚开始只是发呆,听卢松龄说完,有些惊怒了。

李邺说得一点没错,赵昚虽是明君,对手下很不信任。

赵昚在位二十八年,先后出任的丞相有十七位,参知政事的有大臣,有三十四位。

李邺虽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他知道换得很勤。

借这次机会劝说,换来“啪”一声大响:

“李邺,你说朕不信任那些大臣?”

李邺知道有赵构在,赵昚不能当老大。吃了豹子胆,指着卢松龄:

“皇上信不信任那些大臣我不知道,一定很信任这个太监。唐朝许多皇帝都相信太监,结果如何?本朝如童贯之流,不说远的,阎忠如何?将市舶司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由太监负责,不知肥了多少人。别看这些人无子无女,狠起来,连皇帝都敢杀,唐宪宗就是最好的例子。”

扑通一阵声响,大殿中的所有太监全跪下。恭喜李邺,又获得一些仇敌。

“太上皇,皇上,老奴可没那些心思啊!想都不敢想半分。主子就是天,老奴愿做主子一辈子的奴才,绝不敢存二心。”

两个皇帝、十几个娘娘,太监更多。

这些太监瞪着李邺,一个个恨不得将心挖出来,卢松龄哭着说:

“求陛下赐奴才一死,以表其心。奴才就算死,也不能让这狂徒污蔑。”

“都滚起来,”赵昚也怒了。瞪了眼李邺,居然气冲冲走了?

赵昚一走,太监妃嫔这些少了一半。赵欣若想了又想,还是留了下来。

赵构居然没发火,很有兴趣看着李邺,仿佛才认识对方:

“你如此直谏,其心可嘉。只是你说得太严重了,本朝先祖有遗训,岂会像唐朝那样,让内侍为祸朝野?”

不愧是多吃几十年的饭,李邺很喜欢和赵构这样的人交流。

“我倒不是说所有太监都如此,有些人实在太不像话。规矩这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太祖时期,有哪位太监能领军,能管市舶司那样重要的部门,甚至能当上郡王?”

宋徽宗时期的太监童贯,就当上郡王,这些事赵构自然清楚。

赵构一时没了语言,赵欣若声援:

“皇爷爷,有些内侍的确坏。少安家大喜那天,新任市舶使陈理,就去他家恐吓,并挑拨父皇和李邺,说了好多坏话。那天我们也赶去了,我们在场。”

赵构皱了皱眉头:“这样的人,的确不能出任市舶使。”

……

这天中午,李邺陪赵构走了一圈,赵构吃过药睡下。赵欣若卡住时间到来。

“皇爷爷睡了?”

“你皇爷爷睡了,”吴氏问:

“欣若,你可有事?”

赵欣若摇摇头,深深看了眼李邺:

“本想来看看皇爷爷,既然睡了,那我去做事,做件很有意义之事。”

李邺暗自好笑,赵欣若分明想引他出去。

赵欣若前脚走,李邺后脚跟上。到外面,赵欣若兴奋说:

“你快跟我来。”

“什么事?”

两人离开不久,一个中年太监,匆匆跑到卢松龄面前。

李邺被赵欣若带到一个大院落,大门上写着三个大字:

“御膳房。”

赵惇夫妇也在这里,带着一大帮人,里面堆了不少药材,已被弄成碎末。李凤娘说:

“我们再过两天就走了,在离京之前,想将制作乌鸡黑凤丸学会。我们在利州开个药坊,四妹在京城开。人都已经带来,绝对可靠,你能不能现在教我们?”

看来都穷怕了,李邺哪会不答应。

“上次我说的与海商合作之事,你们要是做,我可以给你们牵线。”

李凤娘一脸惋惜摇头:

“盯我们的人太多,我朝虽不禁商人子女科举,但禁王侯官员经商,跑船动静太大。卖药不要紧,反正不用我们的名字,就算知道是我们,药这东西的意义不一样,被人知道也没事。”

……

一个年青太监,跑进一间厢房。

“大人,小的打听到了,现在恭王爷、王妃和公主她们都在御膳房。恭王爷他们还带了不少人,有些人虽穿着侍卫衣服,并不像侍卫。太多了,就算是真侍卫,也已超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