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从刑场走来的王爷 > 第四章 李记酒楼

第四章 李记酒楼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杜鹃不敢相信:“那周妍玉人很漂亮的,又勤劳,最主要是聪明。她年青虽不大,已在打理自家的生意。特别是对帐目方面,任何的帐都难不到她。”

李邺撇了撇嘴:“以后你们才知道,哥有多优秀。不说那些了,我挑些东西起来,其余的都搬走。”

李邺混得够惨,只搜到十八两银子。

李邺将书和好点的衣服挑起来,多数被他搬走。

一番忙完已是晚上,第二天一早,李邺来到一个地方。

……

泉州是南宋最大的沿海城市之一,所置七县,论繁华,晋江县能进排前三。

李邺在后世来过泉州,当然,就算是这里的人也没用,变化太大。

晋江城同样分主街次街,街不窄,有八九米。石块砌成,有些地方还是能看到不少泥地。

街两边不全是门面,李邺目前看到的最高楼有三层。

李邺坐在马车上,走了一段路,李珊珊指着前方:

“哥,那就是我们的李记酒楼。”

李记酒楼门头有十多米宽,十米高,大小还不错。

李邺很高兴,有这么一座酒楼,他不会被赶出家门了。

“现在是吃午饭的时间,怎么没人进出?”

李府管家李得安是个中年男子,长着一缀八字胡须,看起来是个老实人,他介绍:

“以前我们的生意还不错,掌厨的张顺兄弟被晋江食府挖走,生意就冷清了。”

“晋江食府的东家庞长贵,是这城中最坏的人。谁家的生意好,他就想着方法去祸害。”

李珊珊知道李邺有许多东西都记不起,指着前方:

“他家的食府隔我们不远,以前我们生意好时,还派人来这里抢我们客人。他仗着有个弟弟在县里当县丞,在城里胡作非为,最招人恨。”

那样的草包,李邺并不放在心上:

“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不会祸害一方,更不会祸害自己的家乡。庞长贵这种人,长不了。”

一楼摆了十二张桌子,门口有个柜台。一个半百老头从里面出来,惊讶看了李邺一眼:

“大少爷,你们来了。”

进来后,李邺的满意度直线下降。

一楼只有一桌三人吃饭,除客人,只有掌柜李福和一个年青伙计。

“福伯不用管我们,我们先到处转转。”

这里占地不小,后面还有个院子,厨房也在后面。

上面有十五张桌,不挤。只是二楼的楼板破旧,走在上面声音大,还有点余震。

两层楼,有两桌人在用饭。

李邺拿起一本菜谱,上面的菜不算少,什么“清蒸鲈鱼、水煮羊肉”等等。

十多样菜,没一个炒菜。李邺问出后,掌柜李福说:

“晋江的食楼很少炒菜,大家吃不惯那些干巴巴的东西。”

李邺虽不是学的厨师,他在后世是个吃货,可惜不会炒菜。

“为什么不隔几间厢房?”

李福苦笑:“以前生意好时,大家没在意这些。现在生意不好,哪有必要隔厢房?”

逛了一圈,李邺了解不少东西。

这里的厨师只有两人,伙计三人,加上掌柜李福,一共六人。

就他们这样的生意,竟还能支撑。

难怪李大富会将酒楼给李邺打理,这里根本就是可有可无之地。

此时已没客人,李邺将这六人招到面前。

“从现在开始,由我管这里。我们现在的生意不好,有很多原因。我决定,从明天起关门,一是和大家一起共同研究菜肴,二是重新装修酒楼。”

大家呆住,李福说:

“少爷,我们的生意虽不好,好歹每月有些余钱。要是关门?”

“福伯说得是,”李珊珊一心想帮哥哥,已打定主意,在这里大干一番。

“我们现在也没银子,拿什么来装修?”

这里的环境差也就算了,李邺担心哪天二楼的人垮到一楼来,他家真要砸锅卖铁来还债。

“做吃的生意,有几个很重要的因素。味道、环境、服务这三样皆不可缺。要是我们重新大装一番,大概要花多少银子?”

李邺虽来这世界不少时日,都在牢中渡过,对这里的行情一窍不通。

李得安说:“简单装装,至少要百两银子。普通装修两三百,大装四五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