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古代生存密码:解密三教九流 > 8【上九流】文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8【上九流】文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文人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指会写文章的读书人。《谈文人》一文中对“文人”给了一个更为清晰的定义,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或者说,文人是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

文人虽然是个现代词但文人却是自古就有的,文人在古代多指的是读书人,更准确点是擅长写诗作赋的读书人。文人,在我们眼里大多都是两袖清风之人,说白了就是没钱,与现代社会不同的是,我们都知道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点的家庭,那还整天游手好闲的话,那就只能等着饿死吧!反观古代,当时的确有很多穷的叮当响的书生,也不愿意出来打工,可他们就是饿不死,那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古时候,书生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你别看商人能有那么多钱,实际上,论其地位,还是书生更高。

所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这个意思,尤其是到了晚期年间,这个时期的文人,其社会地位更是与日俱增,当地的很多土豪还会将自己的财产分发给文人墨客,只不过,并不是直接把钱塞进他们手里罢了,往往会想办法办一个大型聚会,或者是以文会友的形式,将这些文人聚集起来,比如大明朝的朱承才,他不仅仅是一个土豪,更是皇族成员,这样的身份是何等尊贵,钱自然也是用不完的,因此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请客吃饭。

更有意思的是,他请的文人墨客,并不是非要那种扬名立万的,也不是考上秀才之类的那种带有身份的文人,只要是文人,你就可以去找他吃饭,而且朱承才也是非常乐于与这些文人骚客打交道,据说有一次,他就举办过超大型的宴会,同时邀请了多达100多位文人墨客,而且还找来诸多歌姬前来助兴,这种情况还并不是特例,那时候很多的商人都会举行这样的宴会,对于文人而言,他们当然没有理由去拒绝这样的事情,因为不止可以填饱肚子,还能够认识更多有身份的文人或者是达官贵人。

然而在此之前,其实很多的文人墨客是瞧不上商人的,别看商人赚钱是一把好手,电视剧里也是经常演恶霸土财主陷害秀才的故事,可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对于书生,特别是已经考上秀才的人,他们不仅是潜力股,只有考上秀才才有可能高中状元,秀才的社会地位也是很高的,见到县太爷不用下跪,可以教书养活自己,也不用交税,更不会被强制性收编去做苦力或是参军,因此商人在他们眼里,不过就是一些俗人,粗人而已,一直到明末时期,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

大家的眼界也都放开了,不再拘泥于地位,而那些商人也会因为结交不少文人墨客而觉得自己的地位也高了不少,脱离了世俗的铜臭气,文人们也可以借机吃饱饭,得到费用,足够自己生活,所以这些文人骚客,才能够混迹于各大宴会场所,如果有进京赶考的人,那商人更会好好对待,这就像投资一样,保不准就会有人考上功名,到时候自己家里也会脸上有光,可见当时的社会,文人的待遇是多么好,绝不是电视上所演的那样,活得那么惨。

文人的待遇虽然不错,但文人们都是有志向的他们读了这么多书为的便是货与帝王家,可以说不想当官的文人绝对不是一个好文人。文人们想要出头只能够通过科举开始来进行升官,而历史上很多的文人却是郁郁不得志,而如今的人们调侃古人作诗,百分之一的数量是因为今天的风景真好,而百分之九十九的就是被贬谪了,要不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古代的文人大都怀才不遇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来拿唐朝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举个例子,要说李白那可是鼎鼎大名的诗人,人们夸赞他为“李白斗酒诗百篇”,但是要说李白当官,那可就让人无法恭维了。大家都知道李白非常的喜欢喝酒,想一下,每天上朝的时候,总是喝的醉醺醺的,你让这样的人来管理国家,你觉得放心吗?而且李白还喜欢游玩,整天的想着游山玩水,完事之后说自己怀才不遇。

然后是苏轼了,苏轼曾经被贬谪了几次,但是要说他的文学功底那可是没的说,但是他做官却没有那么聪明的脑子了,在王安石掌权的时候他反对王安石,在司马光掌权的时候反对司马光,只要是做得不如自己心意的,就开始四处乱喷。喷皇帝,喷同僚,喷政策,最后差点把自己的脑袋给喷没了。

还有孟郊,他的一首《游子吟》说出了众多离家游子的心声,但是在他40多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而当时皇帝给了他一个溧阳城的官职,刚开始还不满意,但是后来发现当地的风景十分优美,于是整天的游山玩水,什么东西都不管。像这样的人你还敢重用吗?

还有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叫祢衡,当时也可以说是才华横溢了,但是当时的他却是郁郁不得志,在曹操的手底下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作为,而之后曹操将他送给了刘表,然后刘表送给了黄祖,最后被一刀给杀了,而这个祢衡什么都好,就是喜欢骂领导,看到这一刀他挨的值了。

还有就是唐伯虎了,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参加科举考试给了小官职,但是唐伯虎却是不愿意去做,而就算唐伯虎最后成为了大官,最后还是要被打回原形的,因为他这个人太狂傲了,整天就知道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样人当了官,最后也没有什么大作为。当然了后人们调侃归调侃,文人们怀才不遇的原因自然没有那么简单,这就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是一个颇为深刻且宏观的命题,但自古以来文人都是受尊重的,地位比较高的行业。相应的不同时期的文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盛世太平时他们想着报效国家,家国危难时他们挺身而出,现代社会的文人们也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投入到****建设之中,无论何时文人都是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