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刑侦记者手记:直面扑朔迷离的第一现场 > 14.水泥墙悬案04:策划多年的案件真相

14.水泥墙悬案04:策划多年的案件真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警方决定将谢柔和郑悠分别扣押审问,因为游戏里账号的聊天已经证明他们俩和案子有一定的联系了,起码是有嫌疑。但梁震认为这样的分别扣押审问,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这种审问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囚徒困境。这个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那么警察会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抵赖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比起抵赖的判十年,坦白还是比抵赖的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但这个结果是很少能做到的,因为嫌犯之间不会互相信任。所以这本来是屡试不爽的办法,可是,现在情况不同。郑悠对谢柔十分迷恋,他不会出卖对方。”梁震说。

“跟踪狂有这么死心塌地么?这也够惊悚的。可是——如果,如果他知道谢柔并不喜欢他呢?”我说道。

“你是说引导谢柔说出只是利用郑悠的话?不可能的,谢柔肯定会看穿这样的招数,她不会乖乖就范。”梁震说。

“那怎么办,把谢晴找出来,让她承认?可是,这样再做谢晴的工作,会耗费很多时间。”我说道。

“是啊,需要好好计划一下。”梁震正说着,警方派出去的调查人员带回消息,说谢晴找到了。

大概是谢柔太过自信,觉得她们俩长得特别相似,不可能有人认得出来,除了郑悠,所以才将谢晴藏在了自己家里。因为只有从“同一个家门”里出现,才会被人认为是同一个人。

谢柔独居于郊外别墅,所以平时还真是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取证搜查之后,将谢晴找了出来,带到警局的时候,惊动了媒体记者。

“谢家姐妹玩双簧”的消息立即满网上飞,各种阴谋论的猜测也立即沸沸扬扬起来。有说谢柔想出去私会的时候就让谢晴顶替自己出现在公众场合,或者是藏起姐姐来是为了更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争夺家产什么的。当然,这个消息,同样也让谢家人大吃一惊。

经过警方调查,梁震认为谢家姐妹唱这么一出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谋夺家产。谢玉清的身体已经慢慢不行了,两个儿子也没了,谢家只剩下谢老二谢连成和女儿谢柔。当然,谢家此前不知道谢晴还活着。

谢连成比起两个兄弟来,显得脑子不够灵活,而且胆子小,更是怕老婆,基本都是张美掌管着家里的钱财。张美死后,谢连成自己就吓个半死,总觉得真是大哥和三弟索命,现在干脆门都不敢出,天天在家烧香。所以梁震认为,是谢柔和谢晴杀了张美,干掉这个女人,谢连成也就好对付了。抓到谢晴之后,梁震更确信了这个看法。

因为比较起心志坚定的谢柔来说,谢晴更像是空有漂亮躯壳的傀儡罢了。在警察面前也表现的唯唯诺诺。警方在搜查谢柔家里的时候,发现谢晴的居室里放着不少抗抑郁的药,看来前一段婚姻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谢晴似乎很是听从和依赖谢柔,于是审问之前,梁震先找心理专家给谢晴的状况进行诊断。心理专家告诉梁震,谢晴像是被人常年用药物控制洗脑,就算是她肯出面作证,证明谢柔和她合谋杀了张美,也很难作为最后判刑的证据。

“附属型人格。谢晴和谢柔不同,她很容易被控制,洗脑,把握住命脉,然后对强势的谢柔言听计从。”梁震说道,“让她出卖谢柔也不那么简单,但是比郑悠好对付。”

梁震估量的没错,谢晴比谢柔好对付的多。大概是从失败的婚姻开始,谢晴就一直生活在阴影之下。她承认,车祸烧死的假象是谢柔一手策划的,说是为了帮助她脱离苦海。但是按照现在看来,我倒是同意梁震的观点:那个时候,谢柔就开始对张美起了杀心,想要利用谢晴,让她扮演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然后她和郑悠合作去杀张美,之后伪装成自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