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无字江山 > 第12章 远古战场

第12章 远古战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不是你的仇人我是你的战友,你要弄清楚,为了任务成功我们必须互相信任共享情报。”

影子是那种做什么就像什么的样子,她今天穿了一套以色野小子列特种部队的突击套装,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弄来的,反正看上去像真的要上战场杀人一样。

昨天白服白袜英姿飒爽今天这套特种突击装就很容易让人忘了她的性别而以为她真的是一个世界最精锐特种作战部队的特种兵。

如果是来大熊山寻找蚩尤部族古迹那要容易的很,这里本身就是蚩尤故里,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和古籍文献记载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要寻找黄帝遗迹却要费一番功夫了,相关记载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

司马迁《史记》有“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的记载,熊湘就是今天的大熊山。

《史记》里的记载也只说明黄帝曾经来过大熊山而已,可来过不代表就能留下大型遗迹,即便留下了相关痕迹也不代表轻易就能找到,找到了也不代表立刻能够发掘,发掘了也不代表能够全部解读。

考古学是一门严肃的人文学科,考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田野调查和发掘。因此我们的教学实习是长达半年之久的田野考古任务,专业性极强。

“我们要从黄帝蚩尤大战时期黄帝在大熊山驻兵的地方开始找起。”我看着影子的眼睛给出答案。

而此时我的脑海里正在闪过一幕幕远古丛林和两军对垒的血腥影像。

当蚩尤率亲信部落和军队进入梅山境内,炎黄联盟自然紧随其后。然而,梅山境内大山连绵,植被茂密,是一片无人居住的荒蛮之地。

蛇虫鼠蚁,飞禽猛兽潜藏于深山。死亡随处可见,腐烂的动物尸体和落叶,散发着浓浓的恶臭,细菌、病毒在空气中散播,形成瘴气。

一个败逃,一个追击,谁也没有想到,一进深山,便被瘴气侵袭。军民头疼发热,高烧不止,正是*之症。

蚩尤焦急万分,黄帝轩辕氏忧心忡忡,唯有炎帝神农氏翻山越岭,遍尝百草。

大山深处,有两溪交汇,溪水流经地域高山之上,生长着一种灌木,高二尺左右,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炎帝神农氏摘其叶尝之,味苦之极,随即口腔之内清凉不已,而后渐渐回甘,生津润喉。多年尝草的经验告诉他,此物正是治疗*之症的良药。

炎黄联盟的军民得救了,并将治病所用树叶起名为:“荼”。这是秘密,顶级的军事秘密,也是这场战争决胜的关键。

黄帝轩辕氏随即命令,部落和军队拔寨而起,驻扎于两溪交汇之处,看守“荼”。

随后,战争在双方的胶着对峙之下,悄无声息的结束了。

“具体说下。”影子屏气凝神眼神犀利。

“当年决定炎黄大军和蚩尤决战输赢的关键点是炎帝神农氏亲口尝试的“荼”,到了今天早已经演变成了“茶”。发现“荼”的两条溪流也都有了名字,一条名叫高甲溪,一条名叫马家溪。而两溪流域的茫茫大山,则被命名为大熊山。”

“因为驻扎在此的军队,正是黄帝轩辕氏的“熊”部落和军队。”

我赶紧收回心神做出详细解释。

影子马上拿出手机百度地图,“那我们出发吧,这里距离高甲溪要有17公里,得抓紧时间了。”

不过影子突然又产生了新的疑问,“等等,高甲溪和马家溪并不难找,我们要找的是双溪源头对吧?”

我没有回应,其实我的内心比较复杂,我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即便锁定大熊山但是想要在绵延百里的大山之中寻找一个渺小的人也同样如同大海捞针。

同时不知为何越是接近目的地我的心情越是高兴不起来,反而一股不祥的预感开始在体内一直不停的升腾,难道教授已经出事了?

我的身体开始一点点变冷,因为我的直觉一向很准……

我从一出生就是个身带不详的孩子,还没满月就让整个家族的人背井离乡,该说话的时候不会说话而且还成了聋子,好容易认了字母亲又离家出走。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不相信我不详宿命的人只有两个,一个便是我的亲生母亲,一个是我自己,不管别人怎么看低我诋毁我我自己都从来没有嫌弃过自己。

因为我是母亲最宝贝的儿子,并不比别人差。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宿命,从母亲离家以后我每每感受到的不祥之兆都会很快变为现实,那么接下来我要么永远也找不到教授,要么我找到的会是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教授为了寻找熊族驻兵遗址,为了寻找天熊遗迹而来,可实际上他应该很清楚大熊山之前的考古发掘跟黄帝起源地区和遗址类型并不相符。

古本《竹书纪年》说:“黄帝至禹为世三十。”有了这一个宏观的概念,五帝时代在中国历史阶段上的位置就比较清楚。黄帝时代约1000多年是与仰韶文化相对应,具体说即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大河村类型相对应。

“影子,沿着双溪有楠竹的方向走。”很快我咬着牙做出最后的决定,对不对都要赌一把,教授是生是死我们都得先进山才行。

当然我并不是随意做出一个鲁莽的决策,因为竹子的寿命学界有60年定律一说,也就是每六十年开花一次,一根竹子会花上数十年的时间积蓄营养,一招迸发,然后死去。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竹子都会花后死亡,一大片竹林很可能是同一根竹子,它们通过地下的竹鞭连在一起,竹鞭上长竹笋又长成新的竹子,不断扩大范围,跟独木成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