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残唐梦华录 > 第20章 伏击战

第20章 伏击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清晨,一轮红日跃出地平线,朝阳斜洒在永济渠河面,水光荡漾如金蛇狂舞。

初春的东北风渐渐有了暖意,载着军士与战马的船队拉起满帆,顺风浩浩荡荡而下,中午时分抵达白渠渡口,馆陶县已事先得到军令,将渡口闲杂人等与各种船只驱逐,此时码头边栈台尽皆空置。

船队沿东岸栈台停靠,军士们纷纷弃船登岸,列队待命。而制胜军则要去西岸登陆,朱友宁老远望见李义炜带着数十骑在码头上张望,便也跟着下了船。

“都将!某已探查过附近地形,李存信若从此过,不一定来渡口,但一定会从城南七八里处的王莽河两岸芦苇丛穿过,利于遮掩行迹,因为那芦苇丛与永济渠东岸芦苇丛连成一片,就算没有船,捆扎枯木铺以芦杆亦可渡河。”

朱友宁点头道:“这情况罗衙内知道吗?有没有散下游骑在东面三十里的冠氏县一带盯着?”

“这不必了啊,罗衙内也派了探马,所以末将就收拢人手,赶来会合了。”

朱友宁算了算时间,凌晨出发时,莘县还没有军报传回,那么罗弘信应该仍是按约定于黎明时突袭,这样李存信至少要到黄昏时才到永济渠,时间还充裕。否则若是提前动手,那早上就该有军报了。

待罗绍威与袁宗彝率魏博军五千人马登岸完毕,朱友宁命军士将船队撑到对岸,这边没有栈台,得在船舷与河床泥地间搭上栈板,用了小半个时辰才登岸完毕。

空船队随后返回州治,明日还会有更多船只前来迎接一众军士。

此地河段靠近馆陶县,不虞暴露行踪,士兵们就在河堤下倒伏的干枯蒿草上坐成一片,就地啃食冷硬的蒸饼、炒米,刚有馆陶县卒在码头上烧了热汤,搬过来十几桶,这会儿都围了一圈士兵,显是不够喝了。

“漳水沿岸形如何?有芦苇丛可以伏兵吗?”

杨式负责侦察漳水两岸,已在此等候多时,见朱友宁问起便回道:“西岸的芦苇丛都被农人割了,或是那边的州兵为了防秋割的,东岸倒还有,一千骑也还伏得下。此处西南漳水与永济渠之间,太平时节是大片良田,如今一片荒芜,正适合马队往来驰突。”

看来没办法到对岸实施半渡而击了,不过那样也好,不用担心河东降卒逃跑,朱友宁有点遗憾,与董志铉道:“带来的羊皮筏子派不上用场,派人送到对岸去,给魏博军用。”

“这好说,那几时出发?”董志铉问。

朱友宁抬头看看天色,笑道:“太阳晒得正暖和,先休整一个时辰,顺便听听对面魏博军的斥候消息。”

这一等就是一个半时辰,到下午未时末,魏博军终于传过来消息。李存信还真惨,麾下仅剩三四千骑到了冠氏南郊一带,果然就往王莽河边芦苇丛那里行进。

四千骑啊!这下有得罗绍威喝一壶的了。

朱友宁闻报精神一振,立即传令全军上马,直向西行,待到漳水河岸再折道向南近十里,因为漳水为魏、洺两州边界,河西七八里便是洺州清漳县城,此处是李存信必经之地。

正是枯水期,漳水两岸河床较为平缓宽阔,水边大片枯黄的芦苇丛宽约一里,顺河延伸望不到头,骑队停在芦苇从边,士兵们纷纷下马互相披甲,检查武器,调试弓弦。

一刻时过,朱友宁一声令下,士兵再翻身上马,两个指挥队形拉长,从南北两处斜钻进芦苇从,惊得成片的水鸟腾空而起,有的水鸟飞走了,有的却既不走,也不敢落下栖息,在空中盘旋不停。

朱友宁连连传令,让两指挥十都马队散开,呈南、中、北三部共十五个梯队,南侧右冀为董志铉、何进武、魏璋率三都;北侧左冀为梁彦师、唐观、史可及三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