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逆臣 > 第四十一章 序幕

第四十一章 序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城堡马上就要竣工了,怎么就劳民伤财了?”

李信没想到筑城马上完工了都能被下令停工,他对这奇葩的大明已经是无话可说了,只能向李卑抱怨。

“熊明遇之前就反对筑城,现在梁阁老被弹劾他为了避嫌辞去了兵部尚书一职,熊尚书自然要终止修城。他说的劳民伤财徒耗粮饷是指的班军所耗。”

明代所谓的班军指的是轮班到某个地方戍守,因为在大凌河附近发现了建奴的斥候,祖大寿要求朝廷支援。当时还没辞职的兵部尚书梁廷栋就将在蓟州的白杆兵以及川军调往了大凌河。

因为班军的饷银除了本身的军饷之外还有行粮相当于后世的出差补贴,所以这些班军每天消耗的饷银要比他们在蓟州需要的多得多。

大明朝廷最缺的就是银子,皇帝下旨要求各部节约开支,信任兵部尚书熊明遇自然要为君分忧。

在他看来已经有锦州了何必再修大凌河,所以熊明遇脑袋一拍下令大凌河停工,班军返回蓟州,关宁军返回锦州。

这样一来自然就省下了不少的钱粮,至于之前已经消耗的钱粮,那是前任无能又与我这个现任兵部尚书有什么关系?

听完李卑解释了其中的道理之后,李信不由在心里大骂熊明遇这个大聪明。这完全是目光短浅不顾国家大事的典型,就是这种昏官败坏了朝政。

更让李信无语的是崇祯皇帝,之前是他听从梁廷栋、邱禾嘉、孙承宗的建议修筑大凌河城,现在又听到每天消耗的钱粮之后觉得心疼便同意了熊明遇的意见。

“那伯父邱巡抚怎么说?孙督师呢又有什么意见?”

“孙督师认为既然不再修建大凌河那就撤兵回来暂时不要再筑城了,毕竟皇上为了安慰督师赏赐了督师锦缎、牛酒同时加太子太傅衔。”

“邱巡抚对于放弃筑城大为不满,他在使者走后当着众将的面说孙督师当年可以支持袁崇焕守孤城宁远,现在却不支持守大凌河。这到底是现在的将军们没有袁崇焕那样的人才还是说督师年纪大了,官位高了所以胆子小了?”

听了李卑转述邱禾嘉的话,李信也是无语,这邱禾嘉明显的是卸任了所以一肚子牢骚,这话把关宁军众将领加孙承宗都嘲讽了一遍。

李信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伯侄二人商讨这次无果而终的大凌河筑城行动之时,关宁军之中也同样在讨论此次行动。

“大帅,大凌河不能弃啊!大凌河河谷两岸全部都是沃野,去年冬天又下了大雪,若是种庄稼那可都是好地啊。有了大凌河城咱们就可以开垦数万亩的军屯,到时候都是钱啊!”

在祖大寿军帐之中他麾下一名身材高大雄壮的将领面带激动地神色向祖大寿请求,其他将领也纷纷点头同意。

“存仁,我知道你的意思,这么好的土地我也不想放弃,但是朝廷有命啊!”

原来向祖大寿提出建议之人是他手下的副将张存仁,此人也是战功赫赫,史书留名之人。不过他的战功都是满清入关以后留下的,例如镇压浙江、福建的反清义军,镇压山东的“榆园军”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