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太子妃又爆马甲了 > 31:将他一股脑的提了起来

31:将他一股脑的提了起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容颜看着他,不经想到在宁芳河第一次见到的傅锦。

大瑛八年,贞德皇后逝世,皇帝罢朝三日,日渐颓废。

世人皆传皇帝与皇后鹣凤情深,鸾凤和鸣,自皇后薨逝,朝野上下无人不为自己肩膀上的脑袋担忧。皇帝情绪多变,加之发妻撒手人寰,为人处事越发暴戾恣睢,视人命如草芥,在短短半月内,亲手裁决了数位朝中重臣和两位三朝元老。

原本圣君的美名也在此时崩塌,民间农民起义不断,西北旱灾粮食短缺,东南水灾民不聊生,边疆驻守雁北防军紧张。

皇帝此时不是中流砥柱,被迫无奈,太后亲自垂帘听政,一段时间的东奔西走,民间起义逐渐平息,天灾也有了一定恢复,兵力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招募。

朝中政局稳定,一如往昔。

为使天下安乐太平,海晏河清,未征得皇帝同意,太后便下了懿旨,在贞德皇后薨逝的六个月后,大摆筵席,为太后七十岁寿辰贺寿。

一时间,宫中的白幡尽数换成了红锦,白底黑字的“奠”也被强行换成了喜气洋洋的“寿”。

太后强势独尊,不顾皇帝的意愿操办一切,只给了他八个字:若有怨言,退位禅让。

为了有举国欢庆的意思,太后不仅大赦天下,还特邀了一直以来为心腹之患的雁北皇室。

一来使本朝经济文化人心有所稳定,二来便是借此能加强两国的关系,至少在短短十年里双方都不会轻举妄动。

这时的傅锦还是年仅十岁的晋王,虽然面容稚嫩,手脚迟钝,可行为举止却胜出同龄人一半有余。

尽管此时皇帝并没有立储的意思,可朝中已经有人将风头指向了傅锦,暗中形成了一个不成型的“太子党”。

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再怎样少年老成都按耐不住好奇的驱使。寿宴上的酒台足足磊起了七十层,最下方是用红丝绸装饰的雕花白玉,红丝绸亮的迷人,傅锦也不过是用手轻轻扯了那红绸子,七十层的酒台瞬间倒塌,白玉盏无一幸免,一时酒香四溢,惹得旁人尽数侧目而观。

皇帝本就懊恼,一时有了借口,便对着傅锦一阵怒骂,声音盖过了丝竹管弦,若有不知情者,怕是要以为傅锦是犯了通敌卖国的罪。

骂便骂了,傅锦忍着,忍着亲额娘薨逝的痛苦,忍着被父亲责骂的委屈。

没人关心他受伤了没有,没人问他疼不疼…..

而是,你知道错了没有。

本以为皇帝气消了就没事了,奈何最后竟赏了傅锦二十板子,若不是太后极力拦下,傅锦怕也不会去宁芳河前与容颜相遇。

委屈与痛苦一涌而上,傅锦只一味忍着打转的泪水,扯了扯袖子,银丝绣的袖子下,是一只不被任何人关怀的挂着血珠的手。

宁芳河,他母后生前成天念叨的河,也是他父皇和母后情深义重的见证。

原本想找个地方大肆宣泄一下的,奈何今日的宁芳河有些许不同,不是河不同,也不是花草树木不同,是人不同。

宁芳河边,竟坐着一位仙气飘飘的紫衣少女。

纤细的手指握着一支银杆画刷,正蘸着淡粉偏红的色脂一丝不苟的在宣纸上涂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