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边城云警官 > 第61章 回家(下)

第61章 回家(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走在颠簸的乡镇道路,道路两边的崇山峻岭恢复了二十几年前的茂密森林,犹如回到童年时代,一切都没有变化,云拧的心情舒坦了不少。

昨天他开着绯红色的奔驰轿车,飞驰在春象高速,走过几座高楼林立的小县城,今日坐在核载19人的乡镇班线车,恍如两世。

车内大喇叭正放着凤凰传奇的《少数民族风》,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风了,与歌词中大草原不同的是,这班线车行走在一条临江林崖的道路,江两岸是直插云霄的山峦。

【哈尼族的祖辈都喜欢生活在崇山峻岭。典型代表是哈尼梯田,那是修建于山腰山脚山峰的水田。】

元阳哈尼梯田代表了哈尼族的居住环境。

云拧居住的地方梯田不少,修建于山腰,这儿一块那儿一块,仿佛是一座座山峰的补丁,点缀着清秀的山林。

于元阳哈尼梯田而言,云拧出生的地方的梯田规模较少、散,影响力也就没有了。

曾经,他年少的时候,经常跟随大人在田间劳作。只是,随着读书,下地的次数越来越少,直至渐渐地不再下地,因为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读书时代,自从初中到了县城中学,这个时期保持一个学期的假期都回家;到高中寒假回家,暑假打零工;到外省读大学,四年来,回家是三次,有一次寒假做兼职工作而没有回家;参加工作后,回来了两次。

每次坐在回乡上的班车,云拧都带上耳机,呼呼大睡。学生时代,每天都忙于做作业;工作了,值班太累,休息当天是值夜班,早上八点下班,下班了赶车,不睡觉谁扛得住?

这趟回家,云拧仿佛有种荣归故里,衣锦还乡;昨夜又睡了一个美美的觉,精力充沛得很。

有心情打量车窗外的风景,犹如第一次出山前往县城读初中时,激动着心。

颠簸是颠簸了点,还有种坐山车的感觉,云拧心情真的不错。

他靠着车窗,望着外面一片片的山林,惊叹于植被的复原迅速。

【国家出台退耕还林政策,人民落实得非常到位。还是说如今乡下人进城打工了?种地的人越来越少?】

前几次回老家,云拧都见不到小时候的伙伴。那些伙伴前往广东的深圳、广州、湛江等地打工。

【这趟回家,不知道能不能遇见一两个小时候的伙伴?哎!见到了,恐怕小时候一起玩泥粑粑的感情都淡了。】

云拧想着想着,露出了苦涩的笑容。之前在微信上,他还时不时与儿时伙伴聊天,渐渐地,大家都发现彼此的语言越来越少,那是因为彼此谈论的话题凑不到一块。

儿时的感情,渐渐地淡了。

【我是一名人民警察,干嘛伤感起来?回去了,见到小伙伴,整几杯小酒,聊以慰藉吧!】

云拧提了提肩膀,不再想以前的往事,和沉浸于山山水水的秀美,而是复盘起‘9.18’系列案件。

他打开包包,准备拿出材料看看,突然想起资料全部交到大队违法办了。

叮铃铃……电话铃声打断云拧的复盘。

“周大!您好。”

云拧满腹疑惑。他是认真工作不错,但他是肉体凡胎,得休息,放松放松紧绷的神经,他可不想成为大队口中那位调节不了情绪而导致精神失控的人。

周大队不赞同他休息半个月,此刻打电话来,莫非……

云拧驱除坏坏地想法,腹诽一句话:不可将领导想得坏坏地,你是小人之腹度君子。

“云拧!大队的违法办有一起醉驾的案子……”

什么违法案子?云拧真想脱口而出,却忍住,听领导的安排。

“这起醉驾的当事人是你们乡的人,你回家后,抽空找找当事人,说道说道,用你们的哈尼族语言沟通,做做当事人的思想。”

“周大!酒驾的当事人,不是通知、传讯吗?”

“大队违法办几位民警?两个人。他们没有时间去那个地方。之前做询问笔录,当事人就没有来,他们亲自去的。到了讯问阶段,这个当事人干脆不接电话。那个地方车开不进去,办案人员得骑摩托车,的确不方便。你顺道了,又是哈尼族,做做工作,让他来县城。”

云拧心里哭丧了。

“违法办的人会交代你相关事项。你是哈尼族,当事人是哈尼族。你们不都是爱好小酒吗?微信上,我转给你几百的费用,你买几瓶双胞城,提几斤猪肉,拿一点水果,去他家一躺。若可以,你出来的时候,最好将嫌疑人一起带来。”

云拧观看山山水水的愉悦心情,没有了,露出无奈的苦笑。

这什么休息?又是什么工作方法?

一位人民警察带着烟酒肉,到当事人的家,和人吹牛聊天,做思想工作?

什么招数?

周大的最后一句话‘你是以哈尼族的身份去,不是警察的身份’。

云拧想想都好笑。

什么时候对当事人用好酒好肉的招待?当事人违法了,不是应该用法律条款砸到他身上吗?压出他身上的邪气,宣扬正气吗?

云拧心里吐槽归吐槽。

他十分了解哈尼族的生活习俗。

就他生长的寨子而言,工作后回了两次,隔壁邻居的大爹大叔到云拧家串门,说‘你们警察只认得发钱’、‘那个什么,我喝了一点小酒,也拉我去做劳改(他们脑海中没有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判刑的概念,认为公安抓的人全部劳改,其实劳改制度早废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