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 第74章 走,陪朕打枪去

第74章 走,陪朕打枪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这个地方只有县衙门没有法院检察院的年代里,王迪觉得……

一县之地黎民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不好,恐怕全凭知县一人的执政能力和为官操守了。

这在王迪看来,很是不好!

所以说,经过杨蜜的提醒,王迪认为,完全可以将县丞、主簿、典吏、巡检等诸多位卑乃至不入品级的官吏们,就此设为朝廷固定编制。

不入流归不入流,但只要朝廷承认其编制,这也算是吃上皇家饭了。

就像武勋考选大典那样,经过底层乡村几年的实践以后,能者上,庸者下。

既能分摊知县的压力,防止知县权利过重,有为祸一方的可能;又能给不擅长八股文却有执政做实事能力的秀才们,找一条另类的仕途之路。

最主要的是,饱读诗书知晓忠义理智信的秀才们下到了基层乡村,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就代表着皇权下了乡嘛。

这样一来,如果再严格执行举荐制度的话,那么通过三途取士之法,大明朝上上下下的懒政、庸政、怠政问题,虽说不能将其彻底根除,但绝对能在最大程度使其降至最低。

所耗费的,无非是多支出一些俸禄罢了。不过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应该是不缺银钱的。

而这,便是王迪理想当中的政通人和局面。

先前他没想到,完全是因为他印象当中的秀才们,一个个都是眼高于顶不食人间烟火气的角。

在王迪看来,这些天天之乎者也读书有点读傻了的酸臭秀才,自恃圣人门下弟子,恐怕是看不上这些没品级且不入流的小职位。

现在好了,有了杨蜜的及时提醒,王迪的身心,瞬间变得通透了许多。

几项良政实施过后,再配以严格的监察措施,依王迪所见,上至藩王勋贵朝中大员,下至官差杂役里老……

大明朝所有的代天子牧民者,在‘名’与‘利’这二物的诱惑下,就像那只头前挂着胡萝卜的毛驴一样,乖乖给大明朝的发展建设尽心卖命吧。

“走,陪朕打个炮…打个枪去!”

自觉大明朝政治体系构架得相当顺利,心情很是不错的王迪,准备带着杨蜜打打枪去。

是真打枪,啪啪啪…能弄出人命的那种枪!

穿越至今,日夜操劳,不辞辛苦的王迪,为了大明朝万世不易长长久久的国泰民安,该规划的条条框框,基本都已规划完了。

脑海中记下来的知识,基本也都誊写到小本本上了。

现在欠缺的,就是慢慢执行,等待花开结果了。

现如今,啥事都没有,恰巧还赶上杨蜜这小娘们来了天葵玩不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趁着节后的大好晴天,瞧瞧大明朝的火器去。

红衣大炮,太大、太吓人了,再加上还得跑到城外军营,没那必要。

王迪准备摆弄的,是他吩咐哈铭从神机营弄来的几把永乐大帝开发出来的制式火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