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女郎官 > 第二十五章:子孙扬名盛京

第二十五章:子孙扬名盛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望闻问切,战锦瑟不理会她的言语。探身过去,手搭在她手腕上,眉眼安静。

上官氏笑道,“何时还会给人诊脉。”

战锦瑟随意扯谎,“幼时多病便总请医者,空闲下来与医者偷学的手艺。日后考不上官还可以开个医馆卖卖药罢。”

她身体尚好,亏得那药丸。暹罗自小钻研医术,丹药远近闻名,若非有缘,一药难求是家常事。

上官氏只当她是闹着玩,顺手搭在她手腕上,心里酸涩,尤其是听到‘幼时多病’时,她满眼难言,“怪娘亲无法护得你周全才将你送至太原府。”

“娘若有心就想些开心的事。”

“怎能开心。”她叹息,揉揉鬓角,“你父亲不在家,杨氏往你院里塞的两个丫头叫我心里着急得很。若是...若你...”她没说下去,欲言又止。

徐俊誉本就是女儿身,上官氏所为,尚还有何人知晓此事,战锦瑟不清楚。她也不好去逼问徐俊誉罢。盯着上官氏的面容,想要从中看出蛛丝马迹来。奈何上官氏撇开脸,极力忍耐着情绪。

她道,“就算旁人不知,娘也晓得。杨氏发起善心塞十个八个小姑娘,到我这里也是无用功。”

上官氏怀徐俊誉之前无子,杨氏太太看她不顺眼,就连老太太也是时常刁难。宅门大院无子就是死路一条,她也想过生个女儿也好,起码能做个贴心的女儿。

念在那时徐天青养在自己名下,得知自己有孕后,日日盼着生儿子,她不重男轻女,但真的是没有亲儿子傍身,徐天青与她都不会好过。

思前想后,狠下心不是儿子也好,是个女儿舒心就行。正赶上那时因她有孕在身,不便行动,那时府上还没给各院设小灶,需在杨氏太太院里吃,那太太哪有看她顺眼,每次等她到了不是没饭就是吃完抄桌。她忍得一时,变卖首饰从外面买补品和吃食。

穷的叮当响的时候,她因长时间吃食太过杂乱导致出血,徐天青那会才十余岁,不懂得收敛脾性,拿着剪刀闹到杨氏太太那去,逼着她给自己院里设小灶。杨氏太太借机说他杀人要绑起来,徐天青便剪了徐宝鉴的衣服。

那时粉雕玉琢的徐宝鉴懂什么,被这架势吓得出了浑身冷汗,杨氏太太当即腿软。事闹到老太爷那去,可算是丢尽了杨氏太太的脸,老太爷自然要顾念徐氏子嗣,上官氏直到生子,杨氏太太都锁在祠堂里。

徐宝鉴当时不记事,徐天青可是记事的。事到如今才会见徐宝鉴时产生愧疚感。他那气势汹汹的剪刀可生生将徐小阁老吓得性情大变,自那后徐宝鉴年少老成稳重,凡事都不摆在面上摊开讲,反而藏在心里琢磨。

上官氏本想走一步看一步,到了现在,根本没回头路可走。老太爷要求她参与科举考试,意在徐府各个子孙扬名盛京。

上官氏道:“娘不知该如叫你虎口脱身。”

血缘,身份,样样不能抛弃。

“娘何不赌一把。”

上官氏抬眼。

战锦瑟道:“大绥制度并非拒绝女子入官。”不过都是男子靠科举,女子从大内一路晋升为女官罢了。她说,“真考中,金榜题名时,日后叫人发现身份,我也是大绥第一女子入科举的人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