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灵气复苏:我打造了神话 > 第二十八章 天书

第二十八章 天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彭文淡淡道。

“多谢老师!”

刘伯温向彭文鞠了一躬。

“好了!我还有一件事要和你说一声。”

彭文将手背过身后,开口说道。

“老师请说。”

刘伯温恭敬道。

“你我现在缘分已尽。”

“所以到了分别的时候了!”

彭文淡淡道。

“啊…师傅!”

“您要赶我走!”

刘伯温顿时急得眼泪又掉了下来。

“不是赶你走!”

“书我们之间的缘分已尽。”

“当然说不定以后还会再见的。”

彭文说道。

“师傅…”

刘伯温有说不出话了!

彭文“好了!莫要做小女子姿态!”

彭文装作有些恼怒道。

“是!”

刘伯温说完又向彭文行了一礼。

“嗯!”

刘伯温只听得一声嗯,便没有了后续。

刘伯温疑惑的抬起头,发现眼前早已没有了彭文的身影。

…………

那日彭文离开刘伯温后,住在一客栈中,苦思冥想,想到几位厉害人物,那就是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和李善长两个人。

这常遇春成长的年代正值元末,阶级矛盾已经激化,盗匪和起义军蜂起。

常遇春因不满生活现状,无法忍受饥饿的折磨,就投奔活动于怀远、定远一带的绿林大盗刘聚。

而刘聚见常遇春有勇力,就让他当什夫长,并引为心腹。

常遇春跟随刘聚拦路抢掠,入宅为盗。起初颇觉新鲜,既能大碗食肉,又能分得银两。数月之后,常遇春发现刘聚只知打家劫舍、四处抢掠,并没有什么打算或远图,他就萌发出脱离盗群,于是就等待时机另寻出路的念头。

于是到了正十五年四月,常遇春随刘聚在和州抢掠时正巧遇上朱元璋率军攻和州。

常遇春早就听人说过朱元璋仗义豪侠,很有作为。他便利用在和州相遇的机会,装成老百姓观察朱元璋的行经。

他亲眼目睹了朱元璋平易近人,视士卒如弟兄的作风,也看到了朱元璋的部队纪律严明,不害百姓的行为。

经比较他知道朱元璋是个做大事者,刘聚仅仅是个盗匪,不能与朱元璋相比。他当机立断,决定在和州投奔朱元璋。

常遇春去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的态度很冷淡。

朱元璋问常遇春:“你是不是挨了饿,想到我的队伍中找饭吃?”

常遇春回答说:“我在刘聚手下打家劫舍,并不愁衣食,只是刘聚只知抢掠和盗窃,并无大志。

我听说将军是位贤明智者,因此前来投奔,为将来的前程愿效死力。”

朱元璋问:“你能跟我过江打仗吗?”

常遇春回答:“将军指到哪里,我愿打到哪里,渡江之日,愿为先锋。”

朱元璋见常遇春身材魁梧,体魄健壮,出语忠恳,就把他留了下来。

从此,常遇春弃盗为良。

而另一个李善长则是明太祖朱元璋平定滁州时,李善长前往迎接拜见。

朱元璋知道他是当地年高有德之人,并对他以礼相待,并将他留下掌管文史书籍。

朱元璋曾经神情从容地问李善长:“天下之乱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

他回答说:“秦末战乱之时,汉高祖从普通百姓中崛起。他生性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乱杀人,五年成就了帝王的基业。现在元朝纲常已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倘若效法汉高祖,天下便可轻易平定!”

朱元璋称赞他言之有理。

并在称帝后评价李善长

“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