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商女也知亡国恨,秦淮景中有情义!
那就说明了一个问题。
我们华夏的血性从来都没有消亡,狗屁的“崖山之后无华夏”,这不过是太阳国为了抹杀我们的历史,所杜撰出了的攻心计罢了。
华夏永远都在,并且将一直存在,因为那些仁人志士永远不会抛弃心中的理想,不会任凭这个国家受人侵略欺凌。
每当在那最危险的时候。
我们总能爆发出最愤怒的吼声。
如果原本的这些华夏人,他们在这风花雪月纸醉金迷的太平盛世里度过的太久了,那么现在的华夏,就已经被危机感所惊醒了过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从古至今固然如此。
可真正到了紧要的关头,当年金陵城的那十三个红尘歌女……却依旧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代替女学生们去到太阳国人手里。
她们是千人骑的秦淮歌女。
可难道就没有家国情怀吗?
对于秦淮河畔风月地的那些女人们来说,她们救下的不仅仅是女学生,更是以前的自己,和心里未来的自己
她们救下的是她们也曾有过的十几岁的清白纯真
救下的是假如活下去的自己
她们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给了学生,赎身的钱,意义非凡的镯子,还有过往美好的回忆,那些秦淮河的女人们,是那么的贪恋红尘。
以至于她们宁愿化身最美的织线缝在历史的印记里。
她们在红尘里滚了一遭又一遭,世间冷暖早已咽于腹中,哪个人背后没有一曲哀调,如果不是足够的坚强,哪个又能在烟柳巷里苟活。
当年倭寇入侵金陵,战火中,六朝古都化为废墟。
众多华夏军民被困城中。
一支十数人余部,在长官的指挥下,从倭人手中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而教官等人,至此丧失了出城的机会。
此时的金陵城中,逃难的人们蜂拥进安全区和教堂寻找庇护,十四名风尘女子强行进入教堂避难,其中精通英语的玉墨希望借助约翰的身份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护。
教堂的墙壁,并不能阻挡倭寇的铁蹄,教堂内的人们,将面临孰生孰死的选择……面对女学生和自己谁能够活下去。
这些秦淮河畔的歌女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她们说“我娘说我家就差个读书人。”
“可惜没能等到他。”
……
她们说:
“我们也做一件顶天立地的事”
“改一改自古以来对我们的骂名”
从古至今,偏见和客观是一直都存在的,但它们永远不能囊括所有。
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但藏在骨子里的性格和血性,这种东西是无法伪装出来的……而华夏之所以延续至今,考的就是这种血性和骨气。
她们说:
“姐妹们都做这一行的,我们什么样的男人没见过,这种事,你让那些小女娃怎么办。”
“我们替你们去,替姐姐们好好活。”
……
商女也知亡国恨,秦淮景中有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