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零章 会德丰之变(2)
约翰马登坐镇会德丰香港总行,投资重点放在航运上。
人们说这是奉行老马登的主张,其实不然,小马登的性格,比父亲还要倔傲。
小马登深谙航运在香港的特殊地位,他醉心航运,并非听从父训, 而是他认为航运业大有作为。
1956年,欧亚航运的咽喉——苏伊士运河被切断,运费暴涨,会德丰遇到空前发展的好时机。
1959年,约翰·马登克绍箕裘,出任香港会德丰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
包玉刚与与乔治·马登不打不相识,两人并未因伦敦晤面的不快而结为仇敌。
老马登生前留下遗嘱, 大意是会德丰如要与他人合作航运,首选之入便是环球航业的包玉刚。
约翰马登折服包玉刚低价长租的经营方式,盈利虽菲薄,却稳坐钓鱼船,约翰马登投资过速,常常捉襟见肘,便把亚洲航业的股票,逐步转让给包玉刚套现。
到1962年,包玉刚成为亚洲航业的大股东,亚洲航业,完全按包氏的方式运作。
马登家族仍保留会德丰船务公司。六十年代,华人船商发展惊人,到七十年代,完全把鬼佬船商压了下去。
会德丰不再是航运巨子,但小马登绝非等闲之辈,他的系列扩张计划,如热带飓风掠过港九上空。
约翰·马登说:“在五六十年代,会德丰在香港的投资只限于航运。这是香港地位不稳所造成的,大多数英商在北边接管内地时损失惨重, 留在沪上的大批不动产带不走。反观会德丰的损失最小,资产主要是船,物业只是很小一部分。香港就像虎穴旁的鹿巢,随时都可能成为第二个沪上。”
马登恪守的是商界常提的“鸡蛋哲学”,即100只鸡蛋,不要放在一只篮子里。马登把投资重点放在英国、日本、澳洲、北美、南非,项目无所不包。
马登说:“那些年,我差不多整年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大概一年有100天是在飞机上度过的。”
马登的第一项扩张计划石破天惊,他在1969年一举吞并香港最老的百货公司连卡佛。
连卡佛创建于1850年,迄今有一百二十年的悠久历史。
连卡佛一直走高档路线,是鬼佬和富裕华人常常光顾的地方,连卡佛在港九的旺地,皆设有百货门市及精品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知名度很高。
收购连卡佛的会德丰,名声鹊起,威震港九。
马登的系列扩张计划令人眼花缭乱,会德丰集团在高峰期,拥有200余家联营及附属公司,其中一半在香港。
比较重要的公司有:会德丰船务公司、亚洲航业公司、隆丰信托投资公司、夏利文地产公司、中华煤气公司、香港置业公司、香港电车公司、连卡佛公司、香港纱厂公司、联合企业公司宝福发展公司、香港隧道公司等。马登先后任这些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副主席、董事。
1971年,马登任汇丰银行董事。
马登在商界长抽善舞,在政界亦大有斩获。他在1959年就被委任为市政局议员。他先后出任香港屋字建设委员会等多个委员会的委员、香港大学校董、香港牛津与剑桥学会联合秘书。
1964年,约翰·马登被委任为香港太平绅士。1976年,荣获英皇室授予的CBE勋衔。
会德丰是战后香港发展最快的一家洋行。世人皆道马登之势,谁与争锋?
但是世事难料,香江危机的出现,使得会德丰洋行开始走下坡路。
1981年,会德丰船务共拥有二十九艘船,载重量一百三十九万吨。由于航运市道狂泻,公司负债二十一亿八千万港元,另外,还需付出六亿八千万港元才能完成正在建造的船。
债台高筑的会德丰船务被迫减船,到 1982年下半年,债务减少了五亿六千万港元。又由于会德丰总公司的支持,减少资本承担四亿六千八百万港元。但同时出现六千五百万港元的亏损,债务仍高达十六亿两千万港元。业界传出消息,会德丰船务可能会因债务而清盘。
如果包玉钢有心收购,这倒是天赐良机,但包玉钢没有这样做。
弃舟登陆的包玉刚,在与李志文和霍鹰东咬了怡和洋行一块肥肉后,借壳扩张的雄心丝毫不减,但是却不忍拿会德丰开刀,虽然以他和马登的关系来说并不是太难。
包玉刚恪守中国人的传统:朋友妻,不可欺;朋友财,不可贪。
包玉钢与老马登是忘年之交,撕不下这个情面。
但如今事态的发展,已使包玉钢毫无顾忌,首先是约翰·马登捅破情面这层薄纱——他心中根本没有父亲的至交包玉刚,在包玉钢完全不知的情况下,把会德丰股份易手他人。
1982年底至1983年初,正是会德丰空前危机的时刻,负债累累,脆如蛋壳。市面上盛传,数家公司欲收购会德丰,约翰马登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终日。
约翰马登决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以退为迸,售股套现,摆脱眼下的危机。约翰马登便把所持会德丰股份秘密转让给新加坡商人邱德拔。
邱德拔祖籍闽省,是新加坡良木园酒店集团主席、马来亚银行创办人及大股东,在南洋及澳洲拥有大批物业。
邱德拔早就有意来港发展,收购会德丰,正是他大举进军香港的契机。
其实如果不是这次时间,大部分港人还不知道会德丰洋行的最大股东是张玉良。
张祝珊家族靠西药起家,五十年代后期涉足地产。
1962年,张祝珊四子张玉良,以家族公司资金,开始兴建中区两幢大厦。那时香港证券交易所仅一间交易所。
而华资公司上市难于上青天,所以张玉良决汁借壳止市,他先将一幢大厦物业联邦大厦,出售给马登家族的联邦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换取七百六十四万股联邦地产股票。
其后,张玉良又再次将国际大厦售与联邦地产换其股票。
到 1970年 7月,张氏家族拥有七成以上的联邦地产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