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玄武奇侠传 > 第72章 廖幺妹来了!

第72章 廖幺妹来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廖春雷渐渐松开了手,可是两行热泪控制不住,从脸上刷刷掉落下来。

说实在的,两三年来,廖春雷一直像对待自己的小妹妹一样,处处关照着许嫦娥。

两人在战斗中互相照顾和呵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逐渐有了特殊的感情。

许嫦娥也十分珍惜两人这份感情,廖春雷与她既是战友、师徒,又是好兄妹。

她从心底里感谢春雷哥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可是,可是,她想起了智涵哥,他……他……

她对智涵哥那份感情,早已印在脑海,深深埋在心灵深处,挥之不去。

可是,智涵哥他……,他……

许嫦娥从小在道观里长大,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对出家修道充满期待。

她打定了主意,决定去青城山出家修道,免去人间许多烦恼。

廖春雷见许嫦娥铁了心要出家,只好答应送她上青城山。

第二天早晨,廖春雷和许嫦娥离开成都,乘马车一路向西,到达灌县城下车。

两人顺道去参观闻名中外的都江堰,拜祭了李冰父子。

次日上午,廖春雷送许嫦娥登上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灌县的西南,群峰环绕、林木葱茏幽翠,自古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青城派武术的发源地。

两人走到青城山丈人峰前,看见峭壁之下有座建福宫。

前有亭楼映衬,后有丹岩翠林掩覆,宫内殿宇金碧辉煌,宛如仙宫,宫门前有不少坤道进出。

许嫦娥走进宫门,在一个老坤道面前跪下,泪流满面地恳求在建福宫入道。

老坤道名叫清心,是建福宫住持。

清心师父见许嫦娥诚心修道,就收她为徒,授道号“妙音”。

从此,妙音在青城山建福宫里潜心修道,拜师习武,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

廖春雷洒泪离开青城山,到中江及临县的乡村潜伏下来。后来经人介绍,参加了反清秘密组织哥老会。

列位看官,四川红灯教被镇压下去后,另一个由“天地会”演变而来,长期在城乡秘密活动的反清组织——哥老会,在四川各地逐步兴起。

四川哥老会,其成员习惯称为“袍哥”,以反清复明(兴汉)为宗旨。

“袍哥”之名,相传源于《诗经》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句,意指入会者皆是异姓兄弟,同生共死。

“袍哥”们自称“汉留”,意即“留下汉人的种子,作灭清复明之计也。”

另一种说法,“袍哥”取自《三国演义》的故事:曹操把关羽留在帐下,送给关羽不少华贵的衣物。

可是却发现关羽没有穿曹操送的新衣,每天总是穿着一件旧袍。

曹操觉得奇怪,问关羽:“何故总穿旧袍?”

关羽答道:“旧袍系结拜兄弟刘备所赠,故十分珍惜。”

后来人们便称结拜兄弟为“袍哥”。

袍哥以“桃园结义”“瓦岗结盟”和“梁山聚义”为楷模。

把义薄云天的关公奉为典范,聚党结盟,各自建立袍哥码头和袍哥公口。

袍哥在四川兴起后,不仅无业游民、贫苦百姓踊跃参加,而且地方上的商人、军营官兵等也积极参加。

这在四川方言中称为“嗨袍哥”。

一时间,“上至红顶子,下至讨口子”都以“嗨袍哥”为荣。

袍哥在四川快速发展,清政府感到十分恐惧。

他们视袍哥为洪水猛兽,实行残酷镇压,因此袍哥只能秘密开展活动。

经朋友介绍,廖春雷经过严格的组织程序和仪式,秘密加入了哥老会组织,成为“袍哥”的重要成员。

后来,廖春雷联络了一批原红灯教的骨干人员,秘密加入哥老会,继续从事反清兴汉的活动,为新的武装斗争积蓄力量。

廖春雷躲藏大约一年后,为了方便“袍哥”之间的联系,他回到自己的家乡中江县兴隆镇,在牛市旁边开了个“兄弟茶馆”。

在茶馆二楼,暗中设立起哥老会活动的堂口。

廖春雷逐步将原来的红灯军旧部联络起来,秘密开展活动,随时准备发动反清武装起义。

总督岑春煊因残酷镇压红灯教人员,激起四川人民的极大愤慨。

清廷为了缓和官民的矛盾,将他急调出四川,任命巴岳特?锡良接任四川总督。

锡良带上他的心腹干将赵尔丰,踌躇满志地赴任四川总督。

新总督锡良想极力讨好四川人民,积极推行所谓治川新政。

其重要举措是采取全民集资入股的形式,筹建川汉铁路总公司。

为了防止外国势力干预,锡良亲自拟定集股章程。

明确规定:修建川汉铁路“不招外股,不借外债,是以专集中国人股份,非中国人股份,概不准入股。”

自古以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四川人民都勒紧裤带,积极入股支援铁路建设。

全川人民都巴望着,修好了铁路,既可方便进出四川,又能振兴地方经济。

每个股东通过投资修路,都希望从川汉铁路公司获得丰厚的收益。

可是,锡良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谋划的川汉铁路,竟然成为压垮清朝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导致了清王朝的轰然倒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