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一号线 > 第44章 这顿饭请的是个啥?

第44章 这顿饭请的是个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贾教授诚意十足,专挑菜单上最贵的点,饭桌上顿时璀璨起来。

能叫上名字的:香卤蛏子、雪汁鲳鱼、醉虾蛄、三丝拌蛏、宁式蟹糊红膏炝蟹、奉化摇蚶……全是宁波当地的特色。

“贾教授,不能再要了!就咱俩人,吃不完的!”蔡白杨连忙阻拦他。

“救命之恩!这算什么!”贾教授执意不肯。

蔡白杨抢过菜单,将贾教授按在座位上:“咱们吃着再说!”

贾教授又要酒,蔡白杨想自己还开着徐文君的车,坚定拒绝,说自己不会喝酒。

贾教授不禁称赞道:“长官年纪轻轻就官居要职,又从事机密岗位,却无不良嗜好,难能可贵呀!”

“谁说的~烟我可是抽的!”蔡白杨说。

“对对对!你看我这脑子!怎么给忘了……”贾教授拍拍脑袋,从怀里掏出一包哈德门来。

两个人一边抽烟,一边吃菜,贾教授话多,忍不住说:“长官,我不是要刺探军情,请问你来此公干,与奉化建设公署的人熟悉么?”

“业务联系而已~”蔡白杨不明白贾教授话里的意思,警惕地说。

“我的外孙女就在公署上班!她是沪江大学毕业,在公署财务部上班,今年23岁,就是不知……”说到这儿,贾教授脸红了,他略犹豫地问:“不知长官是否婚配……”

蔡白杨觉得这老头儿……也太不靠谱了!你到现在都不知道我叫啥~在哪儿工作,就要给你亲外孙女介绍对象?

不过也正中了他的下怀,他顺着问:“噢~您的外孙女也在公署呀?这么巧?”蔡白杨装做感兴趣的样子。

“正是正是~他是经国府建设部的徐有光部长介绍,来到奉化工作的!”贾教授这个大嘴巴连忙解释。

“贾教授您这么大面子?国府建设部部长都给您家孩子推荐工作?”蔡白杨装出一副惊讶状。

“唉……我哪有这么大面子,是她妈妈,和徐部长比较熟……”

“噢?您女儿与徐部长很熟悉吗?”蔡白杨八卦心澎湃。

“唉……她生前是徐有光的故人。”贾教授声色苍凉。

“额……”蔡白杨有些尴尬。

“掌柜的~拿酒来!”不等蔡白杨反应过来,贾教授便要了酒。

“长官您别介意,老夫心头难过,自斟两杯。”贾教授情绪低落,自己给自己倒酒。

“我来陪吧~您这么大年龄了,折煞晚辈了。”蔡白杨无奈,且陪他喝两杯吧,反正民国也不查酒驾。

贾教授本就口风不严,几杯酒下肚,话匣子就放开了。

原来他的女儿贾灵瑛,是上海圣约翰书院自1879年创始以来招收的第一批女学生,修的中西文学,毕业后,她冲破家庭的阻挠,入职京师同文馆,在西文翻译部做校译员,因工作缘故,与当时任工部营缮司主事的徐有光相遇、相恋。结果徐有光莫逆不过家里,违心娶了上海名门世家出身的大小姐——赵瑾英为妻,贾灵瑛伤心之余,却也无可奈何,便从京师同文馆辞职,一个人去了天津,远离开北平这个令她伤心的地方。

1905年朝廷派遣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实务,徐有光做为成员随行,从天津港乘船奔赴西洋诸国考察,却在船上与赴欧洲留学的贾灵瑛不期而遇,故人重逢,不免旧情复燃,于是有了贾教授的外孙女。可徐有光又一次辜负了她,回国后便断了音讯,贾灵瑛只能默默地在欧洲修完学业,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女儿回到自己曾上过大学的城市——上海生活,也正因为如此,贾灵瑛无颜再与家里联系,以致于生病去世前,都未与父亲贾教授往来。

“唉……”贾教授长叹一声,趴在桌子上,醉的人事不醒。

蔡白杨也喝了不少,他也长叹一声,摇摇晃晃结了账。

“说是来请我吃饭的……”蔡白杨摇头叹息。

他把贾教授扶到车旁,正打算扶他进车里,贾教授却圆瞪大了眼睛,扣着喉咙想要呕吐!

这可是徐文君的车呀!蔡白杨酒吓醒了一半,连忙把他又拽了出来,并一把关上车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