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一号线 > 第17章 偶遇太奶奶

第17章 偶遇太奶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董江云”,是太奶奶的名字。

那位女士猛然回头:“我正是!你方才是在骗我?你就是蔡白杨?”女士一脸不悦。

蔡白杨既兴奋,又想抽自己嘴巴,这真是太奶奶!自己在民国的直系血亲?

可如何能相认?话说的不对,拆散了这桩姻缘,自己会不会就不存在了?

张、马二人见状,识趣地换到后排,给蔡白杨腾出会客空间。

蔡白杨连忙起身,请“太奶奶”就坐,蔡白杨端详她,不由地感慨,难怪自己这么帅!原来是基因好啊!太奶奶于1977年去世,蔡白杨从未谋面,除了名字,其它的什么也不了解。

太奶奶先发话了:“笔谈多年,有幸在此偶遇,上来却说不认识。唉……无情”。

蔡白杨小心翼翼地答:“时局动荡,不得不防呀!这不是确定了名字才敢相认嘛。”

太奶奶对这个解释还算满意,话匣子也打开了:“你比寄给我的照片要胖些,可见生活还不错嘛。你毕业后去哪了?我后面寄给你的信,附了照片,你可收到?”

听到这儿,蔡白杨感觉出来,太奶奶和太爷爷原来是笔友?这网恋奔现的场面可不要太刺激呀。

好奇心顿时澎湃,他装糊涂说:“书信来往的多了,都忘记和你什么时候开始联系的。”

太奶奶白了他一眼:“京津学刊,高校联谊专栏上,还是你先给我写的信,你竟然忘记了,唉……男人!”

蔡白杨替太爷爷脸红,民国学生原来这么会玩?什么网恋、交笔友,都是人家玩剩下的。

太奶奶接着问:“毕业以后音信全无,都不知道你是生是死,且不说说这一年你都干嘛去了?”

“女士优先,先听听你的罢,我做老本行,在南方搞建筑。”蔡白杨把话题又搬回到她身上。

太奶奶兴致勃勃,开始讲述她毕业后的经历,原来太奶奶是医学生,毕业后在青岛德国租界的医院工作,此番来沪进修,恰逢日军挑起事端,在山东制造了“五三惨案”,占领了胶东半岛,她与青岛的单位失去联系,进修结束后无处可去,只得先回家乡陕西。

蔡白杨不断发问,引得太奶奶侃侃而谈,他乡遇故知,她也聊的神采奕奕,蔡白杨感觉这样挺好,自己也不用多言,乐得听听前辈们的往事。

却在此时,张、马二人猛地起身,将他俩扑倒在地。

餐厅外枪声大作。

太奶奶吓的尖叫起来,蔡白杨连忙用手捂住她的嘴,说:“小声点,别怕!有我在!”张、马二人从包里抽出手枪,护送两人逃离餐厅。

搞不清楚形势,餐厅外乱做一团,似乎有两派人马在交锋,一派江湖打扮,一派西装革履,短兵相接,子弹打在狭窄的走廊上,船上都是铁皮,四处溅火星。

张、马二人到底是军人,临危不惧,拉着他俩往回跑,一拐弯,迎面两群人正在厮打,眼瞅躲不过去,张兴持枪高喊:“两方豪杰息怒,路人借过一下!”

江湖打扮的喊道:“既是天朝人,便不是路人,与我们一起打日本鬼子!”

话音未落,西装打扮的日本人便端枪扫射,张兴敏捷地躲开,抬手一枪,一个日本人应声倒地。

狭路相逢勇者胜。

几番回合,马继业在角落护着蔡白杨他们,张兴手持双枪,轮番点射,那群人也积极配合,不一会,日本人便都败下阵来,跑了,留下一地尸首。

众人松了口气,有人向张兴致谢:“少侠好枪法!敢问来路?”

张兴回礼,看看蔡白杨说:“行商护卫而已,并无来路。请问阁下为何在船上动武?”

先问话的人本想回答,却被其它人按住:“为国尽忧而已。”话罢就撤了,此时天色已晚,转瞬便不见了人影。

突如其来的交战,太奶奶吓的瑟瑟发抖,不敢动弹。

蔡白杨心想:“替太爷爷表现的机会来了!”

背上太奶奶一路送到客舱,路上询问她,得知同船还有太奶奶的几名同事,便放心让她回去。

太奶奶心有余悸,揪着蔡白杨不放,说害怕,蔡白杨心生一计,故做神秘地说:“此番我到汉阳公干,任务在身,有些事情无法明说,请董小姐留下地址,莫要相忘,日后我一定专程寻你,给你解释清楚,请放心!就让这海上清风明月为信,保证不再与你断了联系!”蔡白杨撇起了琼瑶腔,张、马二人在旁边憋着,不敢笑。

太奶奶显然很受用,含着泪给蔡白杨写了地址,目送他们离开。

“太爷爷,不客气!”蔡白杨得意地走了,深藏功与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