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一号线 > 第16章 平安符

第16章 平安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雪窦山属于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甚多,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极其复杂。

黑暗中,有几束火把在晃动,夹杂着手电光。

灯光照射之处,钟乳石鳞次栉比,附着各种结晶物质,玲珑剔透。

冯督军和蔡白杨等一众人,在其间艰难跋涉。

“停!”刘三喊道。

众人停了下来,顺着刘三所指,一个两寸见方的洞口旁,用黑炭灰画着一个记号。

“我们当时就是从这儿,钻入另外一个洞里的。”刘三说。

士兵用手电照亮,冯督军凑上前去。

“你确定就从这儿?”他疑惑地回头观察刘三的脑袋。

刘三挠着自己的大脑门,无辜地苦笑。

“看着不大,其实能钻过去。”

士兵从后面来了一枪托,大声呵斥:“老实点儿!说实话!”

蔡白杨大怒,正要阻止。

士兵的声音被洞壁反射,回声四起。

越来越大,越来越吵,好像洞里有成千上万个人同时大喊,久久不能平息。

地面渐渐随着声音的节奏开始震动。

“糟啦!”蔡白杨大惊。

“什么?”冯督军听不清。

“空腔共振!小心塌方!”蔡白杨冲着冯督军的耳朵大吼。

蔡白杨的大吼加剧了震动,灯火之外,黑暗的岩壁处传来轰隆声,钟乳石柱开始从外到内地坍塌。

众人乱做一团,抱头鼠窜。

蔡白杨想到大学里学过的工程遇险应急知识,圆弧顶的空间里,岩壁处最安全。

他拽着刘三就往岩壁处跑,一路跌跌撞撞,皮靴子跑起来不方便,扭了脚。

“妈呀!”痛的他大叫起来。

刘三赶忙折回来,他好大的力气,一口气将蔡白杨拖到岩壁处。

岩壁与地面交接处,有一个内凹的空间,刚好得以容身。

远处传来冯督军的嘶吼声。

一个钟乳石柱落在众人附近,碎石溅起,重重地砸在人身上。

士兵们都戴着钢盔,看似无大碍。

冯督军戴的是军帽,瞬间被碎石击飞,他手捂额角,血从指缝流出。

一个身影冲了上去。

是刘三!

他一把拽住冯督军,玩命地拉到洞壁内凹处,放在蔡白杨身边。

顺手拾起地上散落的火把,高高举起,给众士兵指路。

“来这里!快!”刘三大吼。

这一吼,石柱掉的更厉害了,噼里啪啦下雨似的。

士兵们三步并做两步,抱着头窜过来。

啪地卧倒,匍匐着挤进凹洞。

到底是当兵的,身体素质就是好。

许久,洞内平静了。

士兵们把冯督军和蔡白杨压在身下,用身体护住他俩。

冯督军挣扎着起身,有士兵想给他包扎伤口。

“无妨,皮外伤。”他挥手不让。

蔡白杨掏出手机,打开闪光灯照明,洞内一片狼藉,空旷无边。

众人被这空旷震惊到。

“蔡营长,这么大的洞,莫说是跑火车,飞机都飞的起来。”冯督军感慨道。

“是呀!”蔡白杨也找不来形容词了。

“若真如这个刘三所言,洞洞相连直至海边,那我们的工程,指日可待呀。”冯督军说道。

“只怕掉个石柱,火车就砸没了。”蔡白杨心有余悸。

冯督军瞅他一眼说:“早点弄掉,就安全了。”他捡起碎石敲了敲,又捶捶岩壁。

“技术我不懂,但眼瞅这倒悬的石柱是后天而成,质地松散,石壁结实的很嘛!”冯督军敲敲石壁说。

对呀!钟乳石是后天水滴形成的,石灰岩,石壁经年被水流冲刷,碳酸钙早已冲没,用灯光一照,有暗色的条纹,是花岗岩!

“对呀!”蔡白杨佩服起冯督军来,别看是一介武夫,心思极细。

冯督军话罢,瞅了瞅身边的刘三,拍拍他的肩膀说:“是条汉子!”

刘三并不回应,只是默默地拍拍肩膀上的灰。

回来的路上,众人不言不语,气也不敢大声喘,临到洞口,冯督军对着蔡白杨耳语道:“你提的,我都答应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