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风云录之群妖盛宴 > 第六十五章 悠儿做了李姑姑的保镖,吴玉恍惚间把她错认成了谁?

第六十五章 悠儿做了李姑姑的保镖,吴玉恍惚间把她错认成了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李姑娘爱惜地摸了摸悠儿的发髻,心里有些感动。吴玉和管家都哈哈大笑,吴玉看了看堂屋内还摆着的笔墨纸砚,心中了然,蹲下来指着堂屋方向说:“悠儿,我看你就是想找个理由开小差,不想读书写字吧?”

悠儿眨了眨眼睛,躲到了李姑娘身后,探出头来说:“是爹爹说的,女孩子学会读书写字也不能去金銮殿考状元,我才不要学读书写字,我要和李姑姑学功夫。”

李姑娘赶紧说:“大小姐,我会的都是些江湖卖艺的假把式,不是什么上乘的真功夫。你爹爹是大官,你可是大家闺秀,怎么能学我们这些江湖下九流的三脚猫功夫。大小姐会读书写字,琴棋书画,姑姑真是羡慕着呢!”

吴玉看李姑娘恢复得还不错,气色也转好了,就嘱咐了悠儿几句,让她小心陪着李姑娘,不可以顽皮。然后就走进了堂屋之内,老管家也紧随在他身后。

一进堂屋,吴玉就看见了桌案上摆放着悠儿刚刚没有写完的一幅字。笔体学的是颜真卿的楷书,内容则是一首唐诗,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悠儿只写完了前两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吴玉看着悠儿稍显稚嫩,但是工工整整的字迹,心里不禁感慨,一晃悠儿也开始识文断字,知书达理,不再是几年之前那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孩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老管家看吴玉盯着这幅字出神,赶紧说:“大小姐跟两位先生学习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由老奴看着的时候就顽皮了一些,一有机会就想溜出去玩耍。”

吴玉从刚才的恍神中惊醒了过来,笑着说:“人之常情嘛,吴伯您肯定记得,我以前和悠儿一样大的时候,不是比他还淘气,不知道被爹娘教训了多少回,还是一样玩心不改。”

老管家回想起以前的事,不禁叹了口气说:“是啊,时间过得可真快,一晃二三十年都过去了。老爷您小时候可是没少挨柳条打,可您就是不哭,还笑嘻嘻地说:爹爹别打了。”

吴玉也记起了小时候的往事,想起了已经过世的爹娘,不禁有些酸楚,不过他没有让气氛变得凝重,说起了一些轻松的话题:“吴伯,我可还记得,当年打我屁股的柳条,都是您亲自从门前的柳树上折下来交给家严的。”

老管家听了哈哈大笑:“是啊,都是我折下来的。一开始我都是挑细的软的折,老爷看了不满意,直接就给扔了,说挑最结实的柳条,老奴没办法,只能爬上去折了根粗柳条回来。”

吴玉揉了揉有点湿润眼睛,坐在了一把椅子上,换了个话题说:“吴伯,昨日我没顾得上问去户部领俸禄的事,这回去没有空手而归吧?”

老管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让吴玉稍等,自己返身出去,不一会就回来了,手里还拿了一个账本。管家把账本翻到最后一页,一边看一边回吴玉刚才的问题:“老爷,昨日老奴带人去户部排队支取去年后四月的欠俸,咱们拿到手的是禄米四十八石,银八两,宝钞十六贯。昨日领回欠俸之后,老奴就用宝钞去市场买些油盐之类的用品,任凭老奴好说歹说,人家也是不愿意收,最后只能十六贯宝钞折银一两,买了一些回来。现在府中还有存米五十余石,按市价可折银十七两,典当银加俸禄银,余四十一两。按往年的惯例,五月老家冬麦收完,上半年的地租就能送来了,按往年估量,折扣完杂税还有家仆的工钱,应该还有二十两左右。”

老管家条理分明地给吴玉说了一遍,吴玉听了没有说话,暗暗地算了一遍,开口说道:“今年三四月份的薪俸不知何时才能发,这些家当可能得撑到七八月,若府内没有什么大的开销,算算应该是足够了。只是不知何时才能有余钱把家父所传的那几幅画给赎回来。”

老管家听了,也是哑然,不过他瞥见外面相处十分融洽的李姑娘和悠儿,就转了个话题:“老爷,李姑娘在府上这几天,咱们大小姐可比平时开心多了,每日都要去找李姑娘好几回,好久没见大小姐这么开心地笑了。”

吴玉被老管家这么一说,也抬头向外望去,李姑娘正在院中慢慢地尝试着走路,而悠儿就在李姑娘身旁转来转去地护着她,恍惚间,吴玉好像看见了一丝幻影,好像悠儿的娘又走在了庭院当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