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枭 > 第85章 取房州

第85章 取房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斥候回归,禀报有五千军力押解粮食自兴元府启程。

五伯父准备出手,与心腹属下斟酌在那里伏兵,依据地势不同灵活的布局军力,或分军夹击,或全军力战。

这时,信使带来了韦扶风的书信。

五伯父看了书信,当机立断的放弃劫粮,率领金城军重返均州丰利县,与郧县调来的五千军力会合。

郧县城依然还是琥珀父亲留守,留守兵力换成了川南来的一千三百将士,。

会合后,五伯父为了安定军心,避免发生哗变和逃兵,向下传达进取房州的战略,告诉将士们不会发生攻城战,宣布是奉了朝廷圣旨行事。

一万大军开拔离开丰利县,南下进入房州治下的竹山县,转向东南渡过房州境内的堵河,浩浩荡荡的奔向房州治所之地房陵县城。

大军行进中,五伯父派出快马使者先达房陵县,给房州刺史王德明送上劝降信。

信中自言是京兆府韦氏,不愿做出绝户之事,只要王德明能够主动辞官,他允许王德明带上家财安离房州。

距离房陵县城二十里时,使者返回,带来了房州刺史大印。

房州刺史王德明挂冠辞职,告老还乡,这是一种变相投降,一类中庸的自保行为,正常情况下,任上的罪过不会被追究。

大军抵达房陵

(本章未完,请翻页)

县城,五伯父仰视着城楼巍峨的城池,这是一座不逊于延岑城的坚固高城,上部加筑了青砖女墙,绝对的易守难攻。

房陵县城只有了两千兵力,有七千兵力去往金州进袭,面对即将到来的一万大军,房州刺史抉择辞官,主因或许是自觉军心不可用。

大军入城,接管城防,五伯父忙碌的收编守军。

次日,五伯父命令混搭收编的两千军力,去往均州郧县驻扎。

郧县的川南军力转去镇守延岑城,三千多兵力镇守延岑城,才有把握抵御可能来袭的忠义军。

五伯父不能在房陵县久留,两千军力离开半日,他也带着金城军两千精锐,混编的六千军力,开拔离开了房陵县城,留下两千混编军力镇守房陵县城。

五伯父回归金州行军中,使出两个快马信使,一个去往金州告知房州已然拿下。

一个去往商州洛南县,他的八弟韦康在洛南县衙做胥吏,使人告知速来房州接任刺史。

然而,五伯父转战房州的期间,围困金州的杨守亮军撤退走了。

斥候的回报,让还想着劫粮的五伯父很是意外,心头怅然若失,引以为憾。

杨守亮为什么退军?因为金城军的一个异心者,在五伯父转战途中逃离,泄露了军秘。

金城军存在很多异心者,但在均州夺取延岑城,汉江畔大败敌军之后,很多异心者初衷动摇,明白了金州并非一定战败。

夺取均州之后,再次回去金州埋伏汉阴一带,更明确金州一方事实上运筹帷幄。

不久又被告知,人人有份的得到均州田地犒赏,使得军心更愿意追随五伯父。

但是,难免存在顽固的异心者,告密之人是郡公府家兵,一心想为旧主报仇,只是身在底层难以及时获得军情。

伏兵汉阴之后,告密之人知道了军情重大,乘着丰利县合兵混乱之时溜了。

......

杨守亮得知真正的金城军在外,还曾经在汉阴一带埋伏,惊心不已,与亲信属下一商议,有的主张分军去夺均州和房州。

但遭到了杨守亮否定,汉中进袭金州可行,因为距离不远,若是分军远征均州,不易及时回师汉中。

而且均州隶属忠义军治下,北边的商州还有韩建虎视,一旦分军远袭,战线拉长,很容易陷入被大军横插突袭的后果。

另外分军进袭均州,一样面临攻城之战,跑来告密的家兵,说明了均州的易主过程,杨守亮军没有趁虚而入的机会。

有人建议分军两万追击金城军,另一人反驳,金城军能够灵活退走,可以退去京兆府地界,追兵若是进袭京兆府,后果事与愿违。

最后,有一个将官建议退兵,理由是不能再耗下去了,如此大雨连绵的天气,很多将士得了病,军心越来越低迷。

杨守亮得了台阶,下令撤军回了汉中修整。

虽然虎头蛇尾的无功而返,杨守亮并不沮丧,只是可惜了潜伏的四千军力和李子奇,李子奇是他的行军司马。

(本章完)

https://www.xddxs.co/read/47740/2829272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