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第125章:纯手工打造

第125章:纯手工打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火药司太监们的召集下,三名木匠大师傅,铁匠大师傅被传唤过来。

  “殿下,这几人便是火药司在手艺上最为精湛的了。”火药司的太监介绍道。

  朱英点点头,也不啰嗦,先对木匠讲述自己的想法。

  不要小看古代的木匠,古代木匠的手艺,尤其是大师傅,都是从木匠学徒从小学起。

  一些极为精密的手工活,对于木匠大师傅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扳机这样的东西,也不是很难的东西,在朱英的解释下,三位木匠师傅听懂后,就表示做出来问题不大。

  朱英只需要将自己的要求,告诉木匠师父就可以了。

  然后就是枪身的制作,加上扳机的结构,这个告诉木匠大致的形状就可以了。

  接下来就是火绳枪比较难的地方,枪管。

  在朱英的要求下,不以铜铸,而是用精铁锻造枪管。

  古代最大的问题在于精度,不过手工打造几把火绳枪,虽说是成本比较高,但问题也不大。

  技艺精湛的铁匠,耐心打磨下,都是能达到的,就是用的时间比较长罢了。

  花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朱英这才安排好,最后对三位铁匠问道:

  “你们三人,手艺最高的是哪位。”

  这话说完,左右两位铁匠,同时看向中间年岁比较大,约莫有五十岁的铁匠。

  “回禀殿下,草民或许在打铁方面,还有些许心得。”那名铁匠上前一步,躬身作揖道。

  “好,那你留下来,其他人先退下,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吧。”

  “遵令。”

  朱英之所以留下这名老铁匠,就是想制造出带有膛线的枪管。

  膛线制作,对于有手艺的铁匠来说,也不是很复杂的事情,哪怕是粗糙一下,朱英也无所谓。

  以后慢慢改进就是,先把东西弄出来。

  历史上带有膛线的枪管,在十五世纪就有使用,只是由于制造工艺的困难,直到十九世纪才得以普及。

  现在纯手工打造,慢慢磨练出来就可以了。

  在朱英的讲述下,铁匠也很快明白了要求,并且表示可以制作。

  在膛线讲述完之后,朱英接下来讲述的,才是重头戏中的重头戏。

  米涅弹。

  没有米涅弹的前装线膛枪是没有灵魂的。

  两者相加,才是前装线膛枪的威力所在。

  带弹壳的子弹,这才是火绳枪威力爆炸的所在。

  这完全相当于两段威力的叠加。

  不过就目前明初的工业限制,米涅弹根前装线膛枪的打造,其中所产生的人力物力,不可能普及开来。

  米涅弹还好,无非就是一个弹壳装颗粒火药。

  而前装线膛枪的制作,怕是一个月都不见得能够生产出一支来。

  关键这玩意还得大师傅上。

  现阶段的前装线膛枪,只能以工艺品的形式出现,哪怕所有大师傅一起上,一年都不见得能够生产一百支。

  现在明军所使用的火铳,简单一点说就是火炮缩小形。

  黑火药的威力,都是在不断实验中逐渐提升的,现在的黑火药,哪怕是颗粒化,所带来的杀伤,也比想象中的低。

  米涅弹配火绳滑膛枪,产量上不来,顶多是配给极少数的亲卫使用。

  手工的粗糙,枪支本身也有寿命的限制,普及的意义不大。

  简单一点的火绳枪,才是生产的关键,伤害至少能达到单兵使用,打死人的程度了。

  交代完之后,朱英并没有离开火药司。

  而是在火药司待了三天,最后看到木匠将朱英心目中的火绳枪模型制造出来,才算完事。

  模型制造出来到铁匠完成,这个时间的跨度比较久,预估至少都是半个月以上的事情。

  朱英自然不可能在这里等候如此长的时间,在第四天的上午,便就回了京师。

  .....

  大明皇宫。

  朱元璋把玩着通过朱英讲解,而制造出来的火绳枪模型。

  在朱英前脚离开火药司,火药司的太监,立马就安排人快马加鞭,把制作好模型送到了朱元璋的手里。

  “这就是咱大孙想到的火绳枪?”朱元璋把玩着火绳枪对火药司的管事太监问道。

  “回禀陛下,殿下的想法简直是神来之笔,如此制作的火绳枪,配上颗粒火药,将士们的使用速度,将会越发快捷。”

  作为火药司的管事太监,几乎天天都呆在火药司里,显然对于火铳的使用也是非常熟悉的。

  朱元璋手持火绳枪,想象当自己军队大量装备这等枪支,横扫敌军的时候,心中不由畅快起来。

  “这等完善的火铳,想来大孙早就心中有数了,如此不过只是完善出来。”

  这一刻的朱元璋,突然对老四朱棣有些感谢。

  若不是他,恐怕大孙现在已然去安南开国了。

  而这样的火绳枪,也不会被大明所掌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