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东汉末年之公義传 > 第381章 383.鲜卑历史

第381章 383.鲜卑历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狗官你敢这么轻视我们?我们就选你!”二哥肺都气咋了。

“老二,冷静一下,他说不准就是他们最厉害的,我们商量一下!”

八人聚在一起商量一番,然后黑柴很认真的说:“我们选择那个!”

黑柴手一抬,指向赵云。

“好吧!你们玩吧!武安更我们走吧!你们八个记住你们说过的话哦!子龙,下手轻点别伤了他们!和气生财!”张任招呼一声武安更,两人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你们随意吧!”赵云将路上捡的树枝在地上沾了沾地上的泥巴,对方没动,他也不好意思出手,毕竟他们几乎都是三流武将,只有一、两个进入了二流境。

暗夜八个人看着张任和武安更头也不回就走了,回过神来,将赵云团团围住。

张任和武安更一边下山一边笑,走到半山腰发现赵云还没赶来。

“子龙怎么还没下来?”张任嘀咕道,按道理最多两三招的事。

“是不是玩的兴起了?”武安更对于赵云的武艺还是很佩服的,要知道现在武安更的天罡三十六斧加上三十六归一决已经击不败赵云了,甚至伤都伤不了赵云。

张任越走心里越不安,两个二流境,六个三流而已。

两人走到山下时,赵云正好赶上。

“子龙,战况如何?”张任问道。

“他们八个也有意思,八人一个阵法,这个阵法能让他们实力合成一个超一流战力,我就多玩了会而已!赢了,放心吧!”

“这不错哦!有意思!”

三人就这么下山了。

山上的小木屋中,黑柴站着汇报了刚才和赵云交手的情况。

“嗯,果然不出我的所料,有备而来!”不动如山思虑片刻:“让风临来一下!”

“是!老师。”

过了十天,张任让阎行、武安国两人带着两千士兵上了采药山,并带走三十万石粮草,赵先和徐荣带着两千轻骑驻守白登山,其中有一千人是摩天岭的老兵,赵先按着武安日留下的图布置着白登山,而武安日、武安更、武安景和赵云镇守定远保障关,徐晃镇守平城,高顺在平城西南角练兵,而张任又开始新一轮的买人,增加士兵。

不动如山让风临下山辅佐张任,同时也想看看张任的真实意图,张任试过风临的实力后,将县丞的位置给了风临,徐晃做起老本行贼曹,安心跟着高顺练兵,徐晃看到高顺练的步兵,庆幸在界山之下,跟对了人。自从张任有了风临做县丞,张任索性做起甩手掌柜,将县里的杂事全部交给了风临,自己带着马也到处游玩,而平城由于张任执掌,遵纪守法,各路大神规范了很多。

恰巧李清回来,张任在定远保障关守将府中,集中了自己所有在平城的属下开了一次会议,会议的主题当然是鲜卑族。

“鲜卑族,传说是东胡的一支,太祖时期,匈奴冒顿大单于发兵打算灭亡东胡,东胡人败退,大部分往北败退,一支逃到乌桓山,就是现在的乌桓,我们经常称之为乌丸,一支逃到鲜卑山,因此被称为鲜卑,所以鲜卑人将鲜卑山当做祥瑞山,犹如狼居胥山对于匈奴人一样,或许他们是从大山里面出来的,所以他们对于山十分崇拜,他们认为山神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猎物,对于他们来说就有三座祥瑞山,除了鲜卑山之外,还有大黑山,稽落山,嗯,稽落山要说明一下,稽落山不只是鲜卑的祥瑞山,而是神山,是整个草原的神山,从匈奴时代开始就是了,稽落山的传说很少,但是每一个从稽落山下来的人,草原上的人都得拜服,据说他们才是草原上武学境界最高的一群人。”

张任眼睛一亮,这风临果然是不动老师的高徒,知道这么多,这稽落山有点像大汉的天柱山,只是天柱山有意弱化自己名声,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了。

风临看了一圈所有人,继续说道;:“光武时期,大汉为了打击匈奴,所以在草原上找到了一个盟友,这就是住在鲜卑山上的鲜卑人,在大汉屡次打击下,匈奴奔溃,分为两支,一支就是归顺大汉的南匈奴,也就是并州西部那部分匈奴人,他们的王都在美稽城,另外一支叫北匈奴,在大汉持续孤立和打击北匈奴的情况下,窦大将军燕然勒石后,大破北匈奴主力,北匈奴西遁,鲜卑人趁机占了这片广袤的草原,由于很多匈奴部落归附,鲜卑族迅速壮大,但是他们部落林立,极其分散,直到一个叫其至革建的人出现,被推举为鲜卑各族的部落同盟首领,才开始威胁到我大汉,不过那时候,鲜卑人大部分还在右北平以东的地方,活动,后来很多鲜卑部族西迁,慢慢实力大增,但要说真正成为我大汉威胁的,就是现在的鲜卑大单于檀石槐,其至革建死后,就没有人将鲜卑各部落联合在一起,但檀石槐就做到了,他不只是做了部落同盟首领,而是让他们对自己称臣,依旧用匈奴人的称呼,“大单于”,在他的统领之下,鲜卑各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东却扶余,西击乌孙、北匈奴,北拒丁零,南邻长城,将我大汉压缩在长城以内,如果纯粹按土地面积,并不比我大汉少,号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檀石槐将鲜卑各族分为东部鲜卑,右北平以东,这是鲜卑人的根,设置头领为大人,东部鲜卑的这一任大人叫素利,右北平到代郡,这里是中部鲜卑,这里没有设置大人,因为这里是檀石槐自己管理,西部鲜卑就是代郡以西,当然由于檀石槐的原因,我们雁门郡的北面实际上也有很多中部鲜卑部落生活着,西部鲜卑虽然占据广袤的土地,但是人口并不多,大多是当初在东部鲜卑竞争下,活不下去的小部落,西迁,如弗斯、叱卢、出连、乞伏等部落,几十年过后,西部鲜卑人口越来越多,尤其近些年,乞伏部落在檀石槐的帮助下,已经成为西部鲜卑的第一大部落,西部鲜卑的大人就是乞伏部落首领乞伏先邻。”

张任慢慢明白了,这鲜卑部落如同后来的契丹人,契丹人就是大宋朝廷要对付辽国,在辽国北面找了一个盟友,这契丹也就是后来的金,后来金就是大宋朝廷的心腹之患,灭掉北宋的就是金,如同这个鲜卑一样,是汉人自己驱虎吞狼,只是大宋玩砸了,最后狼是走了,自己也被虎吞了,嗯,这个鲜卑山好像就是契丹人生活的地方,历史多么惊人的相似,这个檀石槐很有手段,自己都可以想象得到,这个乞伏部落本来在西部鲜卑实力不是最大的,但是他扶植了他们,让他们成为西部鲜卑最大的部落,帮自己管理西部鲜卑,估计那个素利也是这样子,这个法子看来不只是汉人会用,这个鲜卑人单于檀石槐不简单啊。

李清李老板看着这个县丞,他居然比自己还了解鲜卑各族,随着风临讲完,坐下来,李清站起来,慢慢说道:“县丞大人果然懂得草原人,这里我想补充一些,是我在草原上打听到的,现在的大单于檀石槐非常喜欢汉文化,精通汉语,他手下除了东西两部族首领之外,最重要的几个将领,第一个叫轲比能……”

张任眼睛一亮,轲比能自己还是比较熟悉的,据说很多效仿汉人的管理方式,檀石槐死后,他迅速的统一了东部鲜卑和中部鲜卑,看来,他是深受檀石槐的影响。

当张任反应过来,李清已经讲到第二个人。

“被县令大人射杀的魁头和他的兄弟步度根都是檀石槐的得力助手,与轲比能并称‘鲜卑最强三将领’!”

张任点了点头,步度根自己清楚,跟轲比能是死对头,至少后来是死对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