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据北:我在元末搞起义 > 第34章 大敌降临

第34章 大敌降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刘烈忠狡辩道:“我没想杀人,可他们不识好歹,二话不说就打伤我十几个弟兄,然后几百号人还跟我们拼命。那可就怪不得我了。”

宋应运捻着胡须笑着劝道:“将军就饶了刘校尉吧,此事确实不能全怪他。那孟和也是一向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惯了。故意不把我们义军放在眼里,这是他咎由自取!”

周德清佯装生气又把刘烈忠怒骂了一阵儿就给赶出去了。

这件事之后纳粮就顺利多了,光这些大户上缴的税款就有十五六万两,比预计的还多一些。

粮食也已经征集完成,分别储藏在两城的粮仓之中。

现在有人有粮有地盘,一切形势大好。可是周德清心里隐隐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一日夜里探子忽然来报,荥阳有大军出动,似是向管城和郑州而来。周德清等人听了心里一惊。

孟和并非真的被灭门,实际上有漏网之鱼。

孟家商路很广,他其中的两个儿子孟廉、孟谦在长安经商未归幸免于难。这些地方豪强劣绅不是散沙一盘,相互之间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和利益纠葛。

事后有人迅速派人到长安告知两人家中变故,他俩自然就不敢再回管城和郑州。于是就去了荥阳投奔了自己的好友廖松和万庆。

这兄弟俩不是躲着活命就完了,他们写信联系郑州、管城两地跟孟家有来往的乡绅富商,意图做内应联合荥阳元军夺回两城。

他们先用重金贿赂万庆和廖松,然后万庆再劝说主将兀勒。

义军这几个月有了充实,荥阳也没闲着。兀勒先从洛阳申请调拨了两千人马,又征集了五万。现在粮草充盈,兵卒满员,他当然也想再战义军收复失地。再加上万庆一通分析和劝说,他就同意兵发管城。

兀勒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之前他是兵少、轻敌又想速胜。此次行动,他做了仔细筹划。

荥阳现在总兵力约五万四千人,他留下四千守城,剩下的五万全部出动。各种攻城器械装备也都带上,粮草则有那些大户筹办供应。

此时的管城兵力是八千,郑州是一万二。兀勒上次是被偷袭腹背受敌,这次他分出两万人围住郑州,只围不攻,剩下的三万人猛攻管城。

这一招可以说是相当狠毒。元军数量优势很大,后勤短板也不明显,长期耗下去后果堪忧,管城很可能不保。

两城主官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看来是无计可施只能硬抗了。

元军当晚到了以后先围城,然后扎营,并不着急连夜攻城,看来是做好了长远打算。

管城中的周德澄和宋应运可睡不着觉,他们连夜安排安排守城和搬运礌石滚木等。

另外,宋应运特意派出三组共六百人的巡逻队,命令一但发现城中有内应细作企图开城的,立马格杀勿论。

周德澄派人用土石把南门封死,北门也提前不断淋泥浆和水保持湿润,以免火攻。

城墙上除了滚木礌石,烧油的大锅也架了几十口,木柴堆的一垛一垛。工匠们天一亮也赶快组织起来制作箭矢。

此次难有奇计,只能拼命抵抗。首战胜负对士气很重要,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给元军以重创。坚守的时间越长,才能等到有利于我的机会出现。

盛夏的夜晚并不宁静,各种虫鸣蛙叫此起彼伏。本该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天亮之后却是不知多少人命消殒的厮杀。

夏季的天儿亮得很早,卯时没到,元军就趁着微亮凉爽的时候发起攻击了。守城的士卒很快惊醒,看着城下乌压压冲过来的元军,惺忪睡眼来不及揉就投入守城战斗中。

周德澄、夏玄理、宋应运、周贵等人很快就上城巡视亲自指挥。

看架势元军也想一开始就占点儿便宜鼓舞士气,一个比一个勇猛。守城士卒们远的用弓箭,近的用礌石,痛痛快快招呼了近一个时辰。

眼看着艳阳高升,元军伤亡了近两千人,愣是没一个摸到城头的。兀勒随后下令攻城士兵退回。第一个回合元军没捞到什么便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