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据北:我在元末搞起义 > 第22章 大战之后

第22章 大战之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周德清把队伍作了划分,石进统领一支两百人的亲军卫队,剩下的全都交由牛道通和夏氏兄弟统领。其中牛道通和夏玄机各领三百近战刀兵,夏玄理领四百弓箭手。

从上次战斗的情况来看,义军近战是短板,日后必须加强训练,不是每一仗都是打伏击,近距离刀剑相搏才是常态。弓箭的表现不错,可以继续保留和加强。

他们几个日常就负责操练,周德清和钱锡安则是一心放在后勤和军需上来。打造兵器的炉子是日夜不熄,弓箭的质量得做些提升,不能像以前那样跟小儿玩具似的。

另外他特意让铁匠给自己打造一柄二十来斤的长矛,本来还想打把佩剑,可小地方的铁匠以前多是打些农具,粗糙简单的兵器也还凑和,精巧的佩剑实在是搞不了。于是他只能作罢,从缴获的兵器里挑了把轻便的先用着吧。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运送物资的前提是得先有物资不是?前些日子准备打仗和战后处理相关事宜耽误了,那些地主富户这些日子也该把税给交了吧,周德清派出去二三十人分头去他们家里催收。

这一仗的结果很快就传遍了周边县府,这帮地主富户不是聋子早就听说了。现在又派人来催,他们哪里敢敬酒不吃吃罚酒,两三天之内大多都交齐了。

连续几年天灾人祸,粮食歉收,百姓温饱尚不能保证,秋收元庭又刚收完税不久,再想从普通老百姓身上收税那真是要命啊,周德清早就打消了这个年头,就是收也只能等到明年夏收了。

除了各乡里的大户之外就数县城这些做生意的商户有钱了。周德清控制县城之后就打发走了董县丞那些恶吏污吏,他们自己接收对县城商户的收税工作。

虽然他们一时难以找到足够多的书吏来办这些专业的事儿,但毕竟县城商户不算太多,收起来倒也不复杂。没了书吏差役们在中间加各种名目,商户们也挺乐意。

周德清把这个县治理的仅仅有条,义军名声也传得响亮。

就算这样,周德清也不敢有丝毫放松懈怠,他依旧往开封、洛阳派出了很多探子。他要求探子们无事隔五天派一人回来禀告,有事立即回来禀告,这样他能随时掌握附近两个府路最新的动态,万一有对义军不利的事儿,他就争取到了提前准备的时间。

周德清算着日子,周雍和周德澄也该从长安回来了,怎么现在还不见人影儿呢?也没个消息传回来,该不是出什么事儿了吧?

他打算再等两天他们再不来就派石进前去接应,谁知他们当天晚上就到了。

周德清听说堂弟来了亲自出去迎接,他出了门口一看直接一惊,来的不只他和周雍两个人,三叔一家都来了。他一边吩咐厨房准备宴席接风,一边把他们往屋里引。

亲人相聚,大家一起喝杯茶客套完之后,周德澄开口说道:“我看完信之后,第二天就和周雍出发了,可刚出长安没多远就听见了元军围剿失利的消息。

我心说这不用着急过去了,要是元军没来我赶紧过来还能帮点儿忙,元军大败而走,从南方和开封、洛阳的情况来看,朝廷恐怕一时间难以调集大军来打你们。

率两千人来打,败了。再来怎么着也得五千人吧?这附近又没有大军,调集五千兵马和准备粮草可不是三五天能办妥的,你们至少二十天之内无恙。

所以我就调头回去,干脆一次性把事情办妥。家里的生意这几年都是我在打理,短期全部脱手转卖还得我来才行。这不就耽搁了十来天现在才到嘛。”

说完,大家一起哈哈笑了起来,这是近一个月少有的放松时刻。

一下子多了几位兄弟来相助,周德清心里顿时踏实了不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