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看史演绎 > 第15章 楚河汉界

第15章 楚河汉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邦生气是因为觉得韩信还没有帮助他统一天下就想自己的利益,绝对不会诚心诚意帮助自己,他现在就开始担心韩信造反。

而张良的意思是什么呢,现在反正还要用韩信,不如干脆就顺从他的意思,韩信反正也是一个只看见近处利益的,他不会去考虑之后的事情,现在不如答应他的请求,先稳住他的心,回头收拾他来得及。

刘邦也是个聪明人,很快就懂了,大吼道:“你个鬼韩信噢,还谦虚是不是?还当什么假王?你做个真王得了!”

韩信本来就是个愣头青,一听这话,高兴得不得了,觉得刘邦对他非常真诚。

刘邦这边“君臣一心”,项羽那边难受死了,龙且怎么说也是他的老将了,这说没就没,还是难以接受的。他必须要找新的手下了。他看上了韩信。毕竟能吃下龙且这头猛兽的,一定是百兽之王了。

韩信这时候面临着很难的选择:是跟着刘邦混,还是跟着项羽混。

这个在很多人的生涯中都曾遇见过,这就是一个十字路口,走好了,万事太平,走不好,声名俱裂。

刘邦和项羽此时大致持平,项羽稍微强了那么一点。而韩信手上握着的兵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手握重兵的韩信直接决定了双方胜负。

韩信非常苦恼。

有个人跑出来了,这个人叫做蒯彻,他提出了第三种,也就是最合理,对韩信最有利的方针。

蒯彻认为韩信应该站在中立位置,开启第三个天下。

为什么呢?第一,

很明显,韩信的军事实力无人能敌。无论是韩信的指挥能力还是兵权大小还是威望,都可以与刘邦项羽一搏。

第二,韩信如果跟着任何一方,都可能因为刘邦或者项羽的或愤怒或担心而失去自己的利益。

所以综合考虑,韩信应该自成一家。

可是韩信拒绝了,韩信这个人说有大志也有,说没有这里就看出来了。(不然后来死在未央宫为啥)我只能说,韩信走了一条不算完全正确的道路。

刘邦项羽这么打下去也不是办法,项羽呢就把刘邦他爸爸还了回去,毕竟也没什么用了,然后他和刘邦规定了著名的楚河汉界。

刘邦过了两年不高兴了,一山不容二虎,总得分个雌雄,张良也劝说他不能养虎为患,刘邦就越过楚河汉界,与项羽展开了决战。

刘邦,韩信,彭越三支军队一起发起总攻,项羽现在已经是瘦死的骆驼,但是对付的是大骆驼,是节节败退。

项羽边打边撤,不知不觉退到了垓下。

这时候的他,已经是众叛亲离,士兵很少,粮食很少,大势已去,被汉军团团围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