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钢铁大亨 > 556、篝火晚宴

556、篝火晚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杨凡坐在他的金帐前面,周围都是高级军官。两位夫人坐在两边。一边吃烤羊肉,一边看蒙古姑娘的舞蹈。

  跳舞的姑娘们下去后,一群强壮的像是铁塔一般的壮汉,跳着鹰步舞,左右摇晃着膀子,把大地踩得轰隆隆作响,跳跃着入场,开始摔跤为戏。

  林月如和小娘皮烈酒下肚,小脸喝的通红,她俩又开始飘了。开始开局赌钱,她俩坐庄,让诸位军官们押宝。就赌摔跤手们的输赢。

  杨凡看她俩高兴,也没有阻止。

  杨凡的军队里是禁止赌博的,被宪兵抓到了要打军棍的。

  不过今天老爷高兴,夫人们亲自坐庄开赌。老爷也不能怪罪不是。

  顿时欢声雷动,纷纷开始赌钱。这种机会可是不多,可不能浪费。

  杨凡苦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凡事都有特例。

  今日大家高兴,索性就让他们放松一回。

  杨凡对赌博没有任何兴趣,最烦的就是打麻将稀里哗啦的噪音。

  自己坐在中间,让人拿来一把马头琴,调试了一下音色,试着拉了起来。

  拉了一下,感觉马头琴和二胡还是有区别的。

  马头琴音色厚重,音量较弱,听觉上有苍凉之感;二胡音色柔美抒情,极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声。

  杨凡会拉二胡,但是马头琴以前只是在电视里看到过,真的实物没见过。

  杨凡把这把马头琴拆开,仔细观察。

  马头琴采用桐木蒙面,在共鸣箱里安装音梁和音柱。以利于面、背板的振动协调统一,提高音质。

  杨凡比较熟悉二胡,小时候和爷爷学习过。家里也有好几把很有年代的二胡。杨爸也会拉。

  二胡在共鸣筒内传导系统只有琴杆和双共鸣筒结构,传导模式比较单一,所以泛音列较少,不利于共鸣的结实和传远。

  杨凡发现,马头琴的弓子完全在弦之外。弓毛是有弹力的。对弓子控制问题,包括弓的运行轨迹,角度和力度,要求都较高,而且容易造成右手前臂的紧张。而二胡的弓毛是夹在两条弦中间,弓毛是较松的。

  小娘皮和林月如看到杨凡低头研究马头琴,也凑过来看。其他人看到夫人不坐庄了。都自己凑一堆,去赌钱了。

  林月如会的乐器多,小娘皮只能吹个笛子啥的,她其实不怎么通音律。

  “老爷,今天高兴,你给我们拉个曲子吧。”小娘皮依偎过来说道。

  “嗯,这个马头琴我不太会用,可以试试。你们想听什么曲子。”

  小娘皮和林月如商量了一下,说道:“想听有草原和蒙古人特色的。”

  杨凡仰起脸,看着天上月朗星稀,几行大雁向南方飞去。

  一段极富草原特色的优美曲调从杨凡的手中飘扬而出。

  “鸿雁天空上

  对对排成行

  江水长

  秋草黄

  草原上琴声忧伤

  鸿雁向南方

  飞过芦苇荡……”

  随着杨凡的歌声,四周静了下来,尽管杨凡唱的是汉语,但是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纯正的,原汁原味的,乌拉特民歌立刻征服了所有人。

  蒙古勇士们纷纷前来跪拜,请老爷把这首歌教给他们。

  很快营地里,伴着熊熊的篝火,蒙古语的歌声响彻天地之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