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黄河防线
高欢檄文发出后,给国势倾颓的明朝,打入了一剂强心针。
原本因为李自成东征,而动摇的山西、北直官绅,又开始观望起来,期盼高欢能够力挽狂澜。
毕竟高欢数败李自成,还击败清军,实力摆在那里。
因此高欢的檄文,还是很有威力,让崇祯吃了一枚定心丸,也让姜襄、唐通等人,摇摆不定,不敢轻易投降李自成。
这使得原本在山西进展十分顺利的李自成,一下子便遇见的障碍,原本说好要归顺的晋中和晋北,全都变卦了。
高欢给李自成制造了麻烦,不过檄文发出去,刷了一波声望,大军却没有发起强渡。
黄河水流滩急,高欢在黄河上又没有水师,万一登陆失败,兵马想撤都撤不回来,必然损失惨重。
再者,清军屯兵宁锦,想干什么不言而喻。
高欢也不敢渡河,与李自成拼个你死我活,让清军坐收渔利。
眼下高欢其实并不反对李自成进军河东,相反高欢还希望,李自成能够占稳河东。
高欢不希望看见的是,李自成占据河东后,没有对河东进行清洗,稳定对山西的统治,便冒然出击,攻击北京,灭亡崇祯朝廷。
高欢发布檄文,除了赚取声望和政治资本,便是想让李自成止步山西。
这样一来清军入关后,得不到为崇祯报仇的名义,而李自成在山西多待一天,顺军在山西的统治就越稳定,李自成才能在山西扛住清军的进攻,为他争取时间。
历史上,李自成在一片石之战后,匆匆撤回了关中,没有在山西布置重兵防守,连大将刘宗敏也没有留在山西,再加上未能清洗投靠的明朝官绅,让这些官绅与清军里应外合,轻易就攻下了山西这个战略要地。
若是山西掌握在李自成之手,便可威胁北京,清军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南下,顺军有山西为屏障,也就不会那么快崩溃。
因此,檄文传出后,高欢只是大军云集于孟津县、荣泽等处,明面上准备渡河,实际上则在修筑工事。
此时黄河是天险,可入冬后黄河进入枯水期,河面结冰,大军便可踏冰而来。
高欢领着众人,在黄河边巡视一遍,看着滚滚黄河,望河兴叹。
“谁说不是?这黄河水急,也不能怪我们!”宋献策不失时机的说了一句。
一众将领,纷纷附和着,都说黄河天堑,不能强渡。
这时高欢叹息一声,遂即拔马道:“回营吧!”
当下一行人离开了山包,便往军营奔去。
这时众人刚回到营地,就看见一支十多人的马队,奔驰过来。
李平远眼尖,一眼就看见领头的乃是河南巡抚高名衡,后面还跟着陈永福等将。
“督军是高抚军!”李平远指着马队道。
高欢闻语疾驰上前,大声笑问道:“哈哈~高中丞怎么过来呢?”
高名衡等人勒住战马,抱拳道:“看见侯爷檄文,因此赶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