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1990收视之王 > 第53章 052谈话

第53章 052谈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下一部戏预算多一点,另外最好可以在刘子琳的办公室旁边给我安排一个写作的地方,比较方便我创作时多和剧组其他人交流。”

“你的要求很合理,好好工作,这些要求都会满足的。”

“谢谢台长。”

“你对包产到户怎么看?”

???李之鱼突然有些迷茫了,这是个什么问题,我是来到90年代的公务员面试现场了吗?

李之鱼的脑子里装着前世的电脑资料库,不乏有一些政治相关的书籍,关于十几年前包产到户这个重要事件的各种评价当然也少不了。

无论是高中历史书上的回答,还是考研的标准答案,甚至是知网上的相关论文,李之鱼的脑子里都有。

但是他不清楚的是,为什么王台长要问这个问题。

除非……

央视也要搞这一套了!这个念头突然在李之鱼脑子里面出现,再也无法抹去,他似乎看清了一系列的未来。

目前华夏影视剧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类型比较单一,而死板几乎是央视目前这种制作情况下最大的缺点。

他们可以拿出来很优良的制作,但是却很难触及到那些不同种类的题材。

毕竟市场经济永远是最具有活力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李之鱼笑着答道:“或许会很有活力。”

“我知道了。”王台长笑了笑,说道:“做好准备吧,快了,你先回去继续工作吧。”

“王台长再见。”

“嗯,再见。”

李之鱼一边王办公室外面走,一边想起了一件事情。

1988年,刘毅然、吴滨、王朔三人在北影厂招待所修改剧本,茶余饭后便聚在一起“侃大山”,结果侃来侃去,决定成立一个由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作家组战的文艺沙龙性质的影视创作团体,起名为“海马影视创作中心”。

1989年,王朔、魏人、莫言、海岩、苏童、刘恒、史铁生等人组成“海马影视创作室”,扯起“议价”旗号“按质论价”出售文艺产品。媒介称此为“海马现象”。创作室终于不负众望,《渴望》没给他们丢脸。正式在社会亮相。

初创成员有王朔、刘毅然、吴滨、魏人、苏雷、马未都、葛小刚、莫言、朱晓平、刘恒、刘震云等12人,后来发展为最多40多名成员。

李之鱼的上一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就是1989年11月,郑晓龙召集了海马影视创作室的王朔、魏人、葛小刚、朱晓平和苏雷等人在北京友谊宾馆“侃片子”,参加的人还有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美工冯小刚。

这部后来被全国观众视作中国情景喜剧的开山之作《编辑部故事》就是在这次会议中慢慢“侃”出来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