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辛夷传 > 第二百一十八回 勾勒痕追思忆往事 藤檐子送入青灯人

第二百一十八回 勾勒痕追思忆往事 藤檐子送入青灯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何疑虑?”赵祯问。纵使早料到势必会有人阻挡,却没料到会是他,再怎么说,先帝最早任命的那批提刑官里,就有他的名字在列!

吕夷简向前走了两步,冲王曙深深作了个揖,王曙亦叉手还礼,神态安稳的听他对赵祯说:“臣深知王大人年高德劭,担任枢密使之职无人不服,身边更多是贤能有才之辈,领首枢密院上下各个忠君护国;臣也明白王大人今朝听闻天子治下,竟有人一边称名公大卿,一边行宵小行径,以大人为君分忧之心,难以袖手旁观;臣亦认同,有陛下为百姓父母,手下转运使却深惧富贾势力,不敢外借米粮给别的府县,如同令兄弟分家再不往来,委实难堪。”

吕夷简顿了顿,又话锋一转道:“但关切之余,不免犯急犯躁。若打算以武将任提刑官,赐其精兵威胁豪强,须得长久扎营在辖地才能成事...而令武将拥兵坐镇地方,岂非与立国之本相违背?陛下用人向来谨慎,今次更不该仓促,臣只恐朝中并非所有都怀有王大人之贤,坏了陛下的好意。”

他一番高谈阔论,传到武官耳朵里,真叫一个不舒坦。

不舒坦也得忍着,毕竟他的道理没错,唐景宗灭国的缘由之一就是节度使手握重兵,在地方割据,彻底分化了中央帝权。因此本朝吸取了教训,严防武官在地方军权过大,扬文抑武。且这事没人提还好,一旦有人指出,赵祯便得顾忌,尤其吕夷简说完,朝堂之上已有不少文官随声附和,武官即便深感吃了哑巴亏——这可不是他们主动提的要求——看风向又抓不住置喙的余地。

有人说:“让武将压过文官,天下人皆知此乃大患也!”

有人说:“河北路是两国交会之地,怎可不防堵其叛变?”

有人说:“待其日后做大,再罢其官阶,为时晚矣!”

也是话赶话,有人说了上面那句,竟引出有人接了一句:“正是,谁能担保提刑官不会成为下一个朱泚?”

此言一出,倒让大殿骤然安静下来,四周之人屏声敛息,空气凝滞得仿佛方才的争执并不存在,独留石中立怵在原地,对自己讲话的口无遮拦懊悔万分。唐,建中四年(783年),朱泚起兵造反将德宗赶出长安,也不过用了五千军士而已。石中立以提刑官比节度使偏颇得紧就算了,顺道还将赵祯比作了背逃之帝,这显然是大不敬。

幸而赵祯对刚刚那些议论并非十分生气,因吕夷简言语中对王曙极为肯定,他一时间分不清究竟赞同吕夷简的人,是否全为杨太后一派。但这个石中立不同,他是曾被赵元俨邀去府里的人,他的忠心很值得怀疑,于是赵祯盯着他问:“那依你之见,河北路的事该当如何?”

“陛下,臣窃以为往日提刑官的权责乃平反冤案,米粮还是该交由转运使处理。”石中立边思考边作答,“河北路到底有三十万驻兵,不如授意王彬王大人借...”

他“人”字还没吐出来,就被赵祯冷冷打断:“西平赵元昊动向未明,若有战事起,辽国会不会横插一脚?河北路军士是用来抵御北朝的,你安敢动?”

①赵祯任内,提点刑狱经历多次复设与废除,距离故事时间最近的在天圣八年(1030),因为章献专权,提点刑狱可能影响到大地主大官僚,所以被废除了。

实在对不起,最近年终要公司要求我们在年会出节目,逼我排练舞蹈,我又怕被以为太监,不得不提起预知几章....大家相信我,我一定会尽快补上缺的部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