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神级鉴宝赘婿 > 第0547章 捡漏西汉透光镜

第0547章 捡漏西汉透光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东西已经运走了。”

“去了哪里?”

“腊尔山。”柳飘飘的一句话让范元旦一愣,苗疆?

“不是南方客人吗?”

“对,你问这么多干嘛?”柳飘飘带着一丝嘲讽;“不管是到哪里,你没有机会了。”

“我可以加钱。”范元旦略一沉吟:“他七百万,我加一百万。”

“没戏,不要想了,我不愿意跟你做生意,走吧。”柳飘飘直接冷哼一声:“一个卑鄙的小人。”

“我?”范元旦看到柳飘飘冷漠的模样,顿时知道,她肯定被不知道谁吹了风,对范元旦的印象极其恶劣的,也没有办法解释,只能再想办法了。

回到荣珍阁,小心翼翼的将镜台放到内室,拆开镜台,从一处隐秘的小抽屉角落找到了那块错金银纹路收起,这已经是第四块了,加上自己的八方凳铁定有,那意味着自己已经有了五块,距离凑齐已经不远了。

收起镜台之后,范元旦随手将铜镜扔到一旁,铛啷啷,铜镜咕噜噜滚到墙角,发出嗡嗡震颤的声音。

这个声音让范元旦心中起疑,好奇怪。

这面镜子是大新的,一眼大新,应该超不过一百年而已,这个压根没有鉴定的必要。

可是这动静又偏偏让人生疑,范元旦拿起这面铜镜仔细打量,镜子有什么特别吗?

这是一面很大的素镜,也就是没有花纹的,可是手摸过去有些凹凸不平,也看不出什么,就在范元旦准备随手放到架子上的时候,无意中扫过墙面浑身一震。

镜子的背面在灯光映射下,竟然在墙上形成了一个古怪的纹路,非常精美异常。

而调转镜子,什么都看不到,范元旦小心翼翼的再次背对自己瞄准灯光不断移动角度,当角度出现的一瞬间,那诡异的一幕再次出现了。

图案除了精美回纹之外,竟然有两行大字一铭文为"内清质以昭明",另一铭文为"见日之光,天下大明"。

“西汉透光镜?”

范元旦倒吸一口冷气,捡到宝了,真的捡到宝了。

透光镜是西汉中晚期制作的具有特殊效果的被称为"魔镜"的铜镜。体现了光学和力学原理的铜镜,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铸件。透光镜因在阳光照射下其背面的图文能映到墙上而得名。.

镜面微凸,既可映照人面,又能在阳光照射下将镜背上的图文完整地映到墙上,仿佛光线从镜背穿透镜体再映射到墙上。经过研究认为,透光这一现象是镜面存在许多微小的凸凹不平的曲率差异所造成。图文处镜面微凹,非图文处镜面微凸。凹处光线会聚,而凸处光线发散,在映象中出现与镜背图文相应的亮部和暗部,从而在墙上形成镜背图文。镜面的这种凸凹不平的曲率差异,有人认为是铸造成因,研磨透光;又有人认为是淬火处理所形成。无论通过铸造研磨或淬火处理等方法均能制成透光镜。透光镜的出现表明汉朝在铜合金的冶炼、铸造和加工等方面已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

在上海历史博物馆之中,就有两面差不多的铜镜,非常珍贵,简直有些无法理解古人的智慧,他们竟然能做出现代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东西。

这种透光镜,古人称作幻镜,也叫透光鉴,隋唐之际的王度《古镜记》、宋代周密《云烟过眼录》、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清代郑复光《镜镜詅痴》等都有记载和研究。近代研究表明,铜镜透光是铜镜冷却和加工研磨镜面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所致。

古代有一首专门歌颂这种透光镜的诗词:“写月无芳桂,照日有花菱,不持光谢水,翻将影学冰.”

说的就是这面镜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