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第两百七十五章清穿文世界35
说着他就起身,翻出一份报纸,递给十四。
不妨自己一句玩笑话,居然惹来这么认真的反驳,十四也好奇了,看看他那侄媳妇都说了啥。
报纸因为版面的原因,写得简洁明了。
事情的起因是有一次聚会,某位夫人提到,张家的其他孩子都去了第一小学上学,但唯一的闺女并没有去,是想暗暗给张家上眼药的意思。
睿亲王福晋您快看,张家不知好歹,就连公主都进了第一小学和中学,他们竟然敢不送来,显然是瞧不起皇家对女子的教育。
当时,睿亲王福晋就好奇道,“张家这么穷吗?都送不起姑娘上学?可怜见的,荷香,快,取些银子给张家送去。就说是我的心意,让他们千万不要推辞。姑娘家读书是大事,不能因为家贫就耽搁了,张家好歹是读书人家,要是出了一个大字不识的闺女,太丢脸了。”
在场的众人面面相觑,她们自然知道张家为什么不愿意让女儿去上学。
无非是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一套,另外张家还给女儿缠足了,一直养在深闺,是不愿意女儿抛头露面的。
只是没想到睿亲王福晋这么单纯,居然都不知道,这让她们如何说?
于是一个个的,谁也不敢点明,就让张家背负一个家贫的名声好了。
谁知道荷香回来,直接当着众人回禀道,“福晋,张家太太说,家里不缺钱,她家的女儿自己教养即可。”
这话说得极不客气,好似在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睿亲王愣了愣,当下就哭了出来,“我是好心,为什么要这么说我?是欺辱我家世一般,不配和他们张家说话吗?”
周围妇人们面面相觑,这张家,太不识好歹了吧,居然敢惹哭睿亲王福晋?
她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张家的未来。
果然,第二天在朝堂上,立刻有人参张大人一本,说他不敬皇室,没把睿亲王放在眼里。
如果说是冒犯了别人,雍正还会去斟酌一下,可冒犯了睿亲王,当下雍正就下令,把张大人罢官。
晚上的时候,他家的几个儿子就被从学校请了出来,说是他们得罪了睿亲王夫妻。
这小学和中学,还是皇家掏钱建的呢,敢得罪他们,就要有被赶出来的自觉。
这也就算了,张家几乎出不了门,因为这件事被报纸报道了出去,走到京城,众人都把他们当瘟疫一般。
张府的下人也买不到任何东西了,因为一知道他们是张家的,就被店家赶走,说不卖给他们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
张家顿时陷入了困顿,张大人被逼到这个份上,回家打骂妻子。
他妻子也硬气,就回娘家告状。她娘家兄长是御史,第二天就状告睿亲王夫妻不讲道理,逼得人没了活路。
当时在朝堂上,睿亲王坐在雍正的下手,高高在上地看着他,只说了一句,“怪不得张夫人这么古板,原来是家学渊源啊!皇阿玛,这样古板的人已经跟不上朝堂发展的速度了,留着就是拖后腿的。”
“是啊,”雍正直接点头,“确实没用了点。”
当下这位御史也被罢了官。
害了夫家婆家两家人,张夫人差点以死谢罪,好在另外一件事的发生,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那就是工厂里闹出一对夫妻让女儿退学的事,因为他们给女儿找了一户好婆家,嫁过去就能得到大笔的彩礼,还能给小儿子弄到一个工作。
这家的女儿不愿意,要反抗,被兄弟们压着上了花轿。
可就在花轿行径途中,姑娘跑了出来,直接跳河了。
事情闹得极大,就传到了洛霜这里,洛霜说了一句话,“这么没见识的人家,跟不上工厂的发展,哦,对了,那个要娶人家姑娘,还帮着安排工作的,看来也不是什么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哪里娶不上媳妇,还需要强迫?既然没办事,就别留在工厂了吧?”
几句轻飘飘的话,就决定了两家的未来。
这件事被发在报纸上,大书特书,一时间,原本不打算让女儿上学的人家,都不敢拒绝了,而是弄起了小动作。
比如说家里没钱啊,让姑娘主动退学,就说学不进去。
或者姑娘上学回来,还安排了繁重的家务活,让她一刻不得清闲,就没时间学习了,那成绩不好当然要退学了。
这就不是洛霜能管得了的,那种听话退学的姑娘,在现代都不少见,如果不是国家规定业务教育,她们连初中都不愿意去。
所谓人自助才能得天助,给了机会她们都不能抓住,那就没办法了。
至于学习环境比男孩子差,这都是相较的,如果她们不是京城人,而是其他地方,教育普及还没那么完善,就连男孩读书都是千难万难,千辛万苦,也不会比这些姑娘更容易。
所以,还得她们自己懂得抓住机会,知道什么对自己更好。
思维观念这个,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洛霜能提供给女人出门挣钱的机会,能叫有意愿的姑娘上学读书,就已经给了她们机会。
而睿亲王夫妻的话,也被刊登在报纸上,广为流传。
夫子们凡是碰到那些不愿意让姑娘上学的,都要拿出来恐吓一番。
你不同意,就是不先进,就不配进入工厂,你这样的人生出的儿子,估计也是顽固不化的,那学校也不收。
虽然强制执行多多少少有点不好,但这是封建王朝啊,又不是现代社会,还讲究个人权。这是没有的。
在大清,上位者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他们觉得女子读书好,你就要觉得女子读书好,不服?憋着!
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可能会引来暗地里的反弹,但没关系,压下去就是了。
看着报纸上写的内容,十四嘴角抽抽。
他们这些爷们,也不赞同女子出门读书,然而时代变化太快,他们的福晋,他们的姐妹都在外面忙活着,他们要是敢拦着女儿来第一小学,家里不得闹翻了天啊!
老先生看他们都看完了,就收回那张报纸,细心地叠好放回去,这个之后还要用的。
十四询问,“皇家学院里,姑娘多吗?”
老先生看了他一眼,“和男孩一样多。”
“真的?”十四不相信,他觉得那些汉臣可守旧了,姑娘一定会关在家里,有的还会修一个绣楼,出嫁前都不允许下绣楼,也是没谁了。
还是他们满人家的姑娘好,打马游街都是常事。
老先生看他们一席旗装,还带着那么些下人,腰间的黄带子明显,就知道这肯定又是哪些爷们,也知道他们想问的是什么,慢吞吞地回到,“事实上,汉家的姑娘比满人和宫里的贵人都多。”
而且她们还各个饱读诗书,六岁刚入小学的年纪,很多已经能读会写,甚至还可以简单作一首小诗了。
“为什么?”十四惊奇,汉臣们有这么好说话?
十三刚刚一直在翻阅那一叠报纸,指着一则消息对老先生道,“是不是因为这个?”
老先生点点头,“没错。”
“是什么?”十四凑上去,就看到一个版面,全是任用书。
第一排第一行就是,任命张廷玉嫡女张嫣为桐城知府。
十四睁大眼,“知,知府?”这可是四品官啊!
“老先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十三明白,如果不是发生了什么特殊情况,是不可能任用女子为官,更何况是一府的知府。
张廷玉的这个女儿,他有印象,当时闹得极大。
张家自小给她订了一门亲,长到十六及笄的时候,谁知道对方祖父过世要守孝,于是张家小姐就等着。三年后,好不容易孝期过去了,张嫣也十八了,两家就商议着,赶快把婚事办了吧。
谁想到,男方家里的老夫人作妖,要让男方退了张家的婚事,娶她嫡嫡亲的外孙女。
外孙女父母过世了,被接来了外祖母家,老夫人见外孙女可怜,自己身体又不好,护不了多久,就想让她嫁给自己的孙子。
可她的孙子都成婚了,唯一一个还没有娶妻的,就是和张家定亲的这个。
两家当然不愿意,可老夫人舔着脸,拖着病体来到张家求情。
张家被逼无奈,只好答应退亲。
之后没多久,那男子就和表妹成婚了,一月后,老夫人就过世了,过世前留下话来,让孙子答应,此生唯此一妻。
是怕她死后,孙子贬妻为妾,然后重新迎娶张家小姐。
要知道张家的张英可是大学士,张嫣的父亲张廷玉年纪轻轻也成了四品官,张家几乎是汉臣的头领。
张家知道这个消息后,气坏了。
为了你家的伤势,耽误我家姑娘就算了,现在居然还这么恶心人,一向好脾气的张英都恼了,在朝上寻了那家的男人不少错误,让他们的官位一贬再贬。
于是大家也知道了,张英不是没脾气的,只是平日里君子当惯了,好似谁都能欺负到头上。
这事之后,有人就觉得,张嫣在张家受宠,于是一个个上门求情,为的什么大家都知道。
可张嫣确实年纪大了,这么一耽搁,就快十九了。
然而这姑娘是个聪明的,立即对外宣布,要侍奉祖母回老家。
而张家也对外透漏,要在老家给闺女找一门合适的婚事,不需要大富大贵,上进即可。
就这样,张嫣和祖母回了桐城。
一年后,张嫣又定了一门婚事,是桐城知府家的儿子,嫁过去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育有一子。
可就在两年前,桐城爆发瘟疫,张嫣的丈夫和公公,全部出去主持救援,之后感染瘟疫死了。
更糟糕的是,桐城的官员死了一半以上,凡是能做主的,都倒下了。
夫家就剩下婆母一人,而这张瘟疫来的又快又急,百姓们见知府父子都死了,再也忍不住冲击城门,想要逃出去。
张嫣明白,如果让他们真的逃出去,可能会感染更多人。
于是她痛定思痛,把儿子交给婆母照顾,自己战出来主持大局,她是知府家的儿媳,又是张家的女儿,废了一点手段,居然真的把桐城稳定下来了。
后来,朝廷派了救援的人过来,带来了药材和大夫,同时也关上了桐城的大门。
救援的将军见桐城井井有条,就完全交给了张嫣处理,他要赶去别的城镇。
其实这场瘟疫是从周边蔓延过来的,其他地方还有人趁机闹事,不然也不是是将军带兵过来。
桐城是附近最大的城,他原以为这里的情况会最糟糕。
却没想到,糟糕是糟糕的,因为官员事必躬亲的原因,大多数官都感染的瘟疫死了,可也因为这个原因,叫百姓们相信张嫣,愿意服从她的安排。
将军留下了一些兵给张嫣,自己带人走了,而张嫣也确实做的很好,稳定了当前的局面。
后来瘟疫过去,雍正想到改革,就借此机会,让张嫣走到了台前,原本是竖立一个女子为官的形象。
却没想到,张嫣做的非常好,居然在短短两年时间,把桐城发展成了安徽最富裕的城池,其业绩之突出,少有男子能及。
大家都以为,是张廷玉这个父亲,和张英这个祖父在背后默默支持了,然而并没有,张嫣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做到的。
她的本事,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再加上全国各地兴建起来的银行和工厂,女人占了主流,于是安排来管辖这些人的官员,也变成了女人,张嫣不再是独一份,可也是标杆。
这个版面上列举了十几个名字,都是这一两年任命的女子官员。
利益驱使,有守旧的官员,肯定就有不守旧的,在制定女儿也能做官后,那些大人们哪里还会放过这个机会?
至于被人抨击牝鸡司晨,呵呵,最狗拿耗子的就是睿亲王福晋了,看看她这些年都干了什么?
还有人不知道她是朝廷的大财主吗?
虽然她的钱,也是那些夫人小姐们的钱,可睿亲王福晋能用钱生钱,百倍千倍的赚来,那这些钱就是她的。
而这些钱,有一半以上借给了朝廷。
不要以为是朝廷直接征收,这可是睿亲王福晋,谁敢征收她的钱?
是实实在在的借,朝廷要修路,找她借钱,朝廷要修水利,找她借钱,朝廷要推广新的农作物,也找她借钱。
包括军队,包括开矿,哪个一个不是从花贤银行出的?
可以说,花贤银行就是朝廷的钱袋子,然而这钱是要还的,分五十年偿还,时间虽久,但要还是事实。
而作为整个朝廷的大债主,这些官员们拿着借她的钱,还敢哔哔牝鸡司晨?
那报纸上立刻就敢抨击他忘恩负义,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骂娘。
没错,掌握了娱乐就是这么嚣张!
目前大清是不允许私自办理报社的,能办的只有三个机构,一是皇家报纸,一是朝廷报纸,最后是女子报。
皇家报纸分五种,但无一例外掌握在皇家人,或者直接说,就是睿亲王卫其轩的手上。
一份是朝廷的报纸,这个就多了,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报纸,但是报纸发出去前,是需要人审核的,而这个审核的人,呵呵,是卫其轩派去的人。
最后一份就不用说了,女子报,洛霜创办的,是给女子看的,上面宣传的内容,啧啧,能是什么?
所以舆论这一块,几乎都在睿亲王夫妻手里,他们想发什么就发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你说一家之言很威胁?你是没认清形势吗?
这是皇帝的儿子儿媳,是未来的皇帝皇后,当然得是他们一家之言。
怎么着,你还想违抗皇命不成?
所以说,在发现这事又牵扯到睿亲王福晋身上后,很多人就缩了。
实在是这两夫妻实在不讲道理,说的不好,睿亲王福晋就哭,就说你欺负她。
然后睿亲王就在朝堂上发难,把人整得死去活来。
偏偏皇上还觉得,是他们欺负了睿亲王,对他们横挑鼻子竖挑眼。
惹不起他们还躲不起吗?
反正这大清是皇家的,就是被没见识的妇人弄倒了,也不管他们的事。
所以说,经过雍正父子的折腾,朝上真没几个硬骨头了。
而百姓,不得不说,洛霜打舆论战的本事了得,只要她想,指哪打哪。
当过女明星的人斜眼:就这?!
无耻且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