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成为人生赢家的对照组[快穿] >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红楼世界42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红楼世界4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卫家三口谁也没通知, 低调的进了扬州府,住进知府后院。

与安义县破败的县衙不同,扬州知府府可谓是规模宏大, 建造规整,分前堂,前院和后院。

前堂一般是处理公务的地方, 前院是知府接待客人的, 而后院才是他们居住的地方。

因为目前扬州的局势, 他们来的悄无声息,默默进了府,再默默住了下来。

而卫其轩, 快速的和上任知府交接好, 就走马上任了。

还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他就迅速熟悉了知府各项事务, 有条不紊的处理起来。

让有心找麻烦的人, 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闲暇时间,他也不出去, 只回后院教导儿子。

这让想见识新任知府是何许人的探子们,都无计可施。

最后没办法, 知道这位是从江义县, 连跳几级升上来的,又去江义县打听。

可这就更难了, 整个县城,就像锯了嘴的葫芦一样,一旦涉及到这位县令,就一问三不知。

最后,他们也只不过打听到, 是从京城来的,非常有能力,而且年轻英俊,看着跟仙人一般。

于是就有那心思活络的,想要往知府府送美人,但凡年轻的后生,没有一人不爱美色的。

更何况卫其轩年纪轻轻就已经身居高位,肯定是个有心气的,一般这样的人,看不上钱财,权势也触手可得,但美人就不一样了。

之前没有,只能是美得不合他心意而已。

可扬州别的不多,美人最多。而且这里还有一种特产,那就是扬州瘦马,温柔的,多情的,腼腆的,勾人的,应有尽有。

卫其轩不出来没关系,他们可以想办法送到知府府里去。

然而事情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自来了扬州,知府府围得就跟个铁通似的。

不仅不采买下人,还把以前在里面当差的,统统辞退了。后院全换上了他们自己从京城带过来的,甚至连江义县的都没有。

前院也是,重新换了一遍,有男有女,但一个个瞧着,都是训练有素。

这是卫其轩专门从玄衣卫里选□□的,说不清里面有没有皇帝的眼线,但绝对没有其他势力能插足。

唯一没怎么变动的就是前堂了,这里是专门处理公务的,日常都是公职人员。主簿,文书,衙役等在这里上班,会有小厮厨娘伺候,全部换掉不现实,但关键位置还是换上了自己的人。

不过盐商们也把手升不到这里面,要知道能进这里的,都是人尖子,即便是一个小厮,那也是背景深厚,家里走了关系才能进来。

进了之后,不说安分守己,至少大错是不敢犯的,收受贿赂帮着办事,是万万不敢的。

但是偷偷卖点自己发现的消息,还是可以的。毕竟这个神不知鬼不觉,也没人能证明这事他知道,并且还卖给了别人。

因此除了日常处理公务,卫其轩很少在前堂谈论什么事。

基本把人请去了前院,然后一待就是一整天。完了,就回后院去。

这样的情况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盐商都没任何办法接触到卫其轩和洛霜两人。

直到一个月后,扬州又有官员上任,这次是和他们盐商息息相关的,巡盐御史——林如海林大人。

林如海是坐着官船过来的,相瞒也瞒不住。

于是他一进入扬州,就进了各方势力的眼。

林如海是个聪明人,当然知道自己来扬州会面临什么,因此家眷一个也没带,身边除了皇帝派来的侍卫,都是心腹中的心腹。

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知府卫其轩,两人装模作样聊了半天,然后各自分开。

之后,卫其轩维持原样,而林如海积极的各地奔走巡视,查看盐田进度,检查盐矿安全,核对账本是否有误。总之,忙得不可开交。

众人的视线也跟着转移,开始跟着林如海走。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卫其轩暗中拱火,让盐商们斗得势如水火,然后问题一个个暴露在林如海面前。

于是这位新上任的巡盐御史,正好三把火,把敢犯事的事,统统给抓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不是的,他可不是杀鸡儆猴。随后每个盐商将面临各种困难,更难得到批条,盐矿监督的人换了一批,让他们本就破坏了不少的走私途径,更加艰难。

你以为盐商是靠着那些批条赚到钱的吗?

不是的,他们真正赚钱的,还是贩卖私盐。这才是成本最低,利润最高的赚钱方式,也是能养肥一个个盐商的唯一办法。

因为不用交税,不用购买批条,还能卖到更挣钱的地方去。

本朝对于盐商有非常严的规定,每个盐商拿到的批条,都是固定出货一个地方的,不能更换,即便这里的人穷,卖不上更好的价格,他们还都只能卖到这里。

然后盐税还格外的的高,十取三,留给盐商们的利润空间就大大缩短了。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还有一项很大的开销,那就是购买批条的资格。

一般来说,官府给与有资格贩盐的商人批条,是不需要交钱的。

可不交钱,那里那么容易办事?

光是拖着不盖章,就能拖你好几个月。然后给出的,还不是你想要的的批条,数目也少的可怜。

这能怎么办?

只是花钱打点了,想要好的地方,花钱;想要更多的数目,花钱;想要最快的速度出,花钱。

而这,还不算上日常的孝敬。

国人交际,就没有临时抱佛脚的,尤其是这些生意人,讲究一个打好关系。

于是三节两寿需要送礼,夏天有冰敬,冬天有炭敬。家里有老人过寿,你得去祝贺,有孩子出生,也得意思意思。

送了这家,也不能忘了那家,家家户户都得照顾到。

这零零总总下来,贩卖官盐,真的没有想象中的利润那么大。

那到底是怎么把这些盐商,养成了巨富之家?

他们富到什么程度,是拿着金叶子扔到水里,只为了听个响的程度。

能有这样的巨财,必定是走私来的。以几乎没什么成本的价格,从盐矿把盐偷偷弄出来,然后卖到富庶之地,几十倍几十倍的挣,当然能快速积累财富了。

现在林如海加强了监管,让私盐更难从盐矿运出去了,出去了也会在运输上,被卡脖子。

扬州码头的搜检,比之前可严格了一倍不止,发现贩卖私盐的,二话不说,就直接打入大牢,有钱都赎不出来的那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