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 > 第17章 钱庄计划

第17章 钱庄计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种动脑子的事情,朱由检还是交给了王承恩,让众人集思广益。

当然了其中的奖励也不会少了。

在众人的集思广益下,很快银票的方案就做出了。

首先银票方面,目前只发行1000两的和1万两的。

选纸方面,采用了“楮皮”进行制作。

模板由皇宫中的能工巧匠进行制作。

印刷采用的是3色印刷。

每张银票都设置了对应的编码。

客户用银子换完银票后,还会当着客户的面,制作一张.....

如果客户选择异地取钱,需提前2个月报备。”

解决了防伪的难题,那些太监进行了简单的培训之后,启明钱庄北京分行正式开业。

为了吸引百姓存钱,启明钱庄首先采用了利息制。外加粮食稳价法

所有在启明钱庄存钱的人,不在给保管费,相反还给利息,

粮食稳价法就是凡事在启明钱庄存钱的客户,都享有,白银购粮的权利。

这一点主要针对的是大明的赋税。

大明朝廷征收的正税田赋,是分两季征收,分别叫夏税和秋粮。

夏税的征收一般截止到当年的8-9月。

秋粮的征收一般截止到来年的2-3月。

大明其他杂税多依附在田赋上一同征收。

天启朝的税收政策,实行的还是一条鞭法。

虽然张居正死后,他的改革条款大量被废除,但一条鞭法还是通行于全国,成为朝廷标准的税收政策。

一条鞭法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不再收取实物,所有税负全部折算成钱来收取。

一条鞭法在执行过程中慢慢变了味道,税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只接受用银子交税。

可是,普通农户家中哪有存银,到了交税的时节为了换取银钱,只好贱卖粮食。

更可恨的是,收粮的大户们,往往故意只用铜钱收粮。

粮食贱卖了换来铜钱,朝廷收税却不收铜钱。

没办法,农户只好再找地方把铜钱换成银子,这让他们又受到另一次剥削。

借收税的时节,操控银子与铜钱的兑换比率,这就是很多店铺的生财之道。

但是朱由检是谁,他是从后世来的,知道明末农民起义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百姓被压榨的不成样子了,不反不行。

既然如此,朱由检又怎么能允许那些人,继续通过这种办法压榨百姓呢?

至于银子问题,朱由检根本不但心,他计划请大哥让大明的税收,运转走启明钱庄。

这样一来,只需要少量的银子,就能搞定税收的麻烦了。

而朝廷又能剩下不少运输费用,还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岂不是三全其美。

至于那些赚昧心银钱的人,得罪就得罪了,他们还能把我怎么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