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血风录 > 第7章 夏人心头有根刺

第7章 夏人心头有根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遇脸上不露声色,心中却陡生波澜,看来这许晃对八年前使自己断臂饮恨的南平关之役念念不忘,怨念极深啊。

许晃一边介绍当年双方的情况,一边画出当时的交战双方所处的地形与兵力调动布署。

南平之战发生时,李遇才五岁,自然不会很清楚,但这一战,是父皇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战,所以后来在出宫看望自己的时候,有好几次讲起这一战,自己到后来,对南平之战已了如指掌。

这一战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南平关,本是唐国拒守夏国的关城,属于唐国北境边州真珠州,唐国内乱,夏国镇南王趁机增兵强占了真珠、定、莫三州之地。

唐国皇帝李进在平息内乱后,重整兵马,亲率大军收复失地。

当时,秦、汉、晋、唐四国皇帝遣使入夏京,质问夏国挑起战争,侵吞唐国国土,夏国皇帝召南宫问进京问话。李进趁着南宫问有事返回夏京城之机,直接放过定、莫两州,直接绕远路出现在南平关前,准备攻下南平关,切断夏国留守三州的军队,关门打狗。

这是一个很大胆也很出人意料的决定,所以当唐军突然出现在南关平夏军面前时,确实打了夏军一个猝不及防,顺利收复了南平关。

但是夏军反应很快,三州军队与夏国国内大军前后夹攻,又快速发现切断了唐军的粮道,反而让唐军陷入了绝境。

由于是皇帝亲征,唐军表现的异常顽强,南平关成为了双方军队的绞肉场,双方都死伤惨重。

此时,夏国镇南王已经返回南方,主持战事,而唐国的援军也已收复莫、定两州,将侵入驻守三州的二十万夏军全部压缩到了真珠州,同样形势危急。

南平关便成了决胜的关键,唐军守不住,连皇帝都跑不掉,自然输个彻底,唐军守住了,那么二十万夏军便死无葬身之地。

如此危局,主持战事的夏国镇南王与唐国皇帝自然都不敢大意,殆精竭虑,宿夜难眠。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统率援军的唐国皇帝同母所生的弟弟贤王李信以粮草不继为由,突然命令援军退兵。

真珠州的二十万夏军得以全力攻打南平关。

而南平关要同时应付两面强攻,益发艰难,李进身边的亲信将领先后战死。

又坚持了半个月后,战马、树皮都已吃完的南平关唐军已然无力坚守,南平关破,只在旦夕之间。

双方都知道,唐军大败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然而就在此时,一支数万人的唐国铁骑突然出现在了夏国南境,四处劫掠烧杀,惹得朝野哗然。

没有人知道这么大一支唐军是如何越过山高谷深、原始苍莽、猛兽横行的天行山脉,突然出现在夏国境内的。

所有的夏国南部边军都没有发现这支唐军,那么唯一的可能,便是天行山脉。

然而天行山脉人迹罕至,数百里深的原始山林,即便是地境的高手要安全穿越,也会够呛,更何况是数万带着坐骑的唐军。

百思不得其解的南宫问,不得不调集大军前去对付国境内的唐军。南平关的李进趁机突围,虽然最后只剩下不到千骑脱身,但也是在这时,许晃的左臂为唐军所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