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郡主的谋略 > 第一百四十章 二人辩

第一百四十章 二人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哦,那就是派小厮守着呗。等有人来了再去回禀,等人急匆匆来了,别说偶遇了,黄花菜都凉了好不好?”

李高官一噎,有点卡壳,转瞬间,他接着道:“我们可以等商船到岸时传递消息提前准备啊!”

“山长,你不是和宋刺史关系不好吗?怎么上赶着替人家做事,人家愿不愿意还两说呢?”

“确实如此,”吃瓜群众如玉公子懒洋洋的开口:“船只人员登记这种事只有衙门可以办,钱江书院不能越俎代庖。再说,就算书院的管事去码头吆喝,也不会有人理会的。山长,你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换条路走吧。”

这时辩论二人组才发现悠闲的如玉公子早已经挪到石碑旁惬意的晒太阳了。不过看在他帮忙说话的份上,和乐郡主就不计较自家师傅自行走开这件事了,她乘胜追击:“对呀,山长,就算船上的客人配合,你这一个管事也不够啊,书院准备再多聘十几二十个跑腿办事的小厮呀?”

李山长底气不足,另辟蹊径:“我可以和宋刺史和解,请他帮帮忙,帮助本地学子增长学识,提高科考中举率,对他来说也是大功一件,好处多多,他不会不乐意的。为了点私人小事弃朝廷大业而不顾,宋刺史才不会糊涂犯傻呢。”

“你,你,你这是强行狡辩,不愧是山长,嘴皮子上的功夫就是耍得溜,算你把这个问题圆过去了。”和乐郡主已经彻底抛弃了形象,也不在乎尊师不尊师这个问题了,她拿出了平日里和自己的亲哥哥嘉禾世子吵架的气势,把李山长当成了自己的同辈人,毫不客气的开炮:“就算时间点卡的特别自然,两方人马也偶然遇上了,可刚吃了闭门羹,一般人没有心情,更不会没心没肺的立马答应参加诗会、文会吧?那得心有多大呀,都快赶上宰相的肚子大了。”

“同是失意人,读书人同情心肯定得有吧,到时候我们书院的学子将自己吃闭门羹的事说得惨一点,不就可以引起别人共鸣,对比之下,别人比你惨,这小心脏不得好受一点,不那么压抑了,心情还不缓解一二。这样的话,参加诗会、文会就相当于散心啦,何乐而不为呢?”

和乐郡主听完目瞪口呆:“竟然是比比谁更惨这招,确定管用吗?这不忽悠人吗?”

李山长义正辞言:“怎么能叫忽悠人呢?一起吃闭门羹是不是事实?心里郁闷是不是实情?同为读书,人虽不相识遭遇相似,出口安慰合不合理?帮别人摆脱沮丧痛苦是不是一件好事儿?”

一年四问直击和乐郡主的内心,这简直堪称灵魂一击。她招架不住,只得口中嚷道:“是是是,对对对,没错没错,很合理很合理。”

李山长很满意自己的表现,像得胜的孔雀般正要开屏。

“不对呀,”这反应过来的声音将现场的一边倒气势又微妙的发生了变化:“山长,你说的是学子们郁闷沮丧的情况。要是人家外地来的学子准备打持久战,一次吃闭门羹不在乎,没等你这边开口人家头也不回的走掉了怎么办?”

李山长被这神来一问懵住了,心中暗骂:怎么那么多特殊情况,不是都讨论一般情况嘛,特殊情况特别对待特别分析呀。

可他不能这么说,这么说就证明自己没有解决方案。他只能迂回道:“那郡主就举个实例,好叫老夫知晓是怎么个特殊情况。”

和乐郡主听着这压抑着火气的冷静提问,摆了摆手:“既然山长都要求了,我也不能扫兴,就说一个最常见的特例吧。”

“常见的是一般情况,不属于特例范围内。”

“山长,等我成了书院的学生,你再纠正我说话的语病吧。现在我们在说正事,请不要计较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李山长深呼一口气,沉默不言了。

“假如来的外乡学子像我一样有家世、有背景、财大气粗的,肯定是做好了准备的,提前把各种会遇到的情况都预演了一遍,想出解决方案,确保计划完美后,才会离开家门千里奔袭而来。那人家都有心理准备了,也知道那些大儒的秉性,吃一两次闭门羹也是理所当然之事,肯定不会愁眉不展的。说不定人家以为这是大儒们对他的考验,只要坚持到底,让他们看到诚心,人家就愿意见了呢?潜江书院的学子及时出现,邀请人家参加诗会、文会,会不会被人家看作是阻碍麻烦呢?说不定被当作是那些大儒设计的不怀好意的陷阱,人家能上当吗?”

“你这例子确实挺常见,把三顾茅庐的典故改得像模像样的嘛。”

“嘿嘿,”和乐郡主抿嘴一笑:“我总不能在山长面前班门弄斧、卖弄才学,直白的说那个才子叫刘备,里面的大儒叫诸葛亮呀。”

李山长也不跟她扯这些有的没的,直中要害:“这上千年来也就出了一位刘备,一位诸葛亮。这个成功的案例名垂青史的原因是他们各有所需,刘备需要顶级谋士,诸葛亮需要敦厚主公,一拍即合罢了。这巷中住的名士、大家、隐士可不是沽名钓誉之人,他们也不求青史留名、宰执天下,人家只慕闲云野鹤的人生。”

“总会有人见着前人成功,前仆后继而来的嘛!”

------题外话------

妈呀,存稿快不够了,化身码字机,加速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