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三百七十章 放权

第三百七十章 放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釜之意很明确,他出南中,于犍为前线视察疫情,并指导军备防范之时,以法正、邓贤、许汲留守后方,协调多郡之事。

此中行径,不仅是重视,更是发自内心之信任。

邓贤闻此言,忙起身一揖道:“贤与法君、许君,定不负将军之托!”

刘釜邀邓贤起来,他随之望向一侧打开的简牍,问道:“第二批南中外来迁移百姓,迁于建宁之所,相关事宜,可都准备妥当?”

邓贤方坐下,忙回道:“杜府君、张府君,与孟校尉通力合作,已于云南、邪龙、博南,姑复,划分好了田地、住舍,授田舍之事,并调集了大部分粮草与各地官寺储备,防止不时之需。以安顿好今次入蜀之万户人家,当时无碍!

加上今岁春时,将军令兵士于越嶲、益州郡,犍为属国,多地之屯田,至秋时,收割之后,于粮食亦会有补给。

唯一的问题,便是杜太守上次言之,于建宁多地夷寨,尤其是势力庞大之夷寨,公然与官寺推行之迁移法令叫价,有胁迫官寺之嫌。

小部蛮夷部寨,倒少此隐患,如将军预计那般,欣然乐于出山,行入户耕种之事。

杜太守忧心,至迁移百姓抵至,建宁大夷寨会否生乱……”

讲到此处,邓贤默默看了眼刘釜,发现刘釜刚好抬起头。

于邓贤所言事,岁春时,于越嶲时,他就遇到过。

当下师兄杜琼所治之建宁,能亲往滇池说明,只能说比越嶲当时之情况还要严峻。

不难猜想,在汉军前次威势之下,如吕氏等节节败退,建宁四大部相继臣服,建宁之各大蛮夷部寨,自然不敢多言。

汉军大部一退,建宁郡兵力大减。

当下以孟达,仅留守两千人驻守博南。如不韦郡府所在,也仅有八百临时组建之府兵,外有五百汉军兵士。哀牢处于贸易枢纽之所,亦不过是千人守卫。

不论建宁四部如何,或是明面一套,暗地一套,便是建宁大点的蛮夷部寨,无不升起了异心。见官寺下发之入户迁民之策,想要同过去几十年一样,与汉寺讨价还价,乃至于行兵戈抢夺之事。

但建宁蛮夷部寨,忽略一个很重要的例子,当下汉军于建宁兵力不到五千。但正是这五千汉军,可横扫一郡之所,绝非南中夷兵能比,亦非之前的汉寺之部能比。

越嶲之例在前,缘何在发生几次动乱后,越嶲各大部寨纷纷安静,逐渐执行迁出入户之令,是因为该地意图反叛汉寺、违反律令之寨,于汉寺劝告无效之下,无一不是被破寨,最后乖乖的行迁出之举,安于各县地户下。

汉寺为大汉管理地方之权威机构,否则南中将回到以前,令无法令,律无践行之时。

刘釜借此,也是告诉蛮夷部寨首领及各蛮头,今日之南中,非昔日之南中,是大汉之南中,是大汉官寺治下之南中。想要割据地方,压迫剥削普通夷人,和汉寺争锋相对,已然过去。

然,蛮夷部寨问题,因消息闭塞,加上各地蛮头夷寨首领之侥幸心理,导致地方性入户,在短时间内,完全归于汉寺管辖难度大,此亦为广大南中偏僻县地之难题。

这个难题,需要结合郡县实际,逐渐治理解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