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军情

第二百六十五章 军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其祖先雍齿即曾背叛过汉高祖刘邦,本以南迁,这次又带着部将杀了回来。便是一月半前,刘釜大婚前后,原本逃离的越郡都尉鲁正于旄牛重整人马杀回去,但无奈最终还是被雍氏击败,鲁正更是战死。

除越郡外,安夷令邓贤传来之消息,永昌郡之不韦,同样为南中大族吕氏所攻,不韦存亡之冬。而吕氏乃吕嘉一族,当年获罪以后,受武帝之名,全族被放逐到南中永昌,至现在发展成为了称霸一方的豪族力量。

便是益州军的滇池,当年景毅在时,尚是安分的孟氏,此番同样作战,便是滇池也被之拿在了手里……

可以说,今次犯上作乱的南中大族,咎其根源,多属于被大汉流放到边陲的罪臣之属。观今日大汉朝廷、另有益州之衰弱,遂而叛之。

此中叛乱之大族,因扎根救援,同豪羌联系密切,是平叛的难点,其实也是重点。

刘釜需要与南中普通民众立信,同样需要以诛杀豪羌、打破南中大族立威。

而当前形势之严峻,由不得他先抢占一先机。

便是大雪封山,可能连各地的叛军也不会猜到,奋勇军会与此时和他们作战。

一刻钟后,待杜琼应诺离开,将三封早已风干之信封装,使亲卫送走,刘釜才认真翻阅七诸葛亮于之的《平南中策》。

诸葛亮所书万言之多,字字肺腑。借助其个人打探的南中情形,将南中战事,分为征、安、合三策。

刘釜读罢,受益匪浅,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从不满弱冠的青年口中道出。便如州府幕僚,恐也不得这般清晰。

这种人,当是真正的治世之才。

待南中平,益州稳。或正是请诸葛亮入蜀,以相助益州这个大后方之时。

次日,南安县寺,当下南安县令空缺,县吏之前因卑水夷远攻此地,多已然散去,便是停留的少数,而今被刘釜安排继续维持县寺的基本运转。

但如而今空缺的县寺,此地已是被当做战前指挥之所。

刘釜、法正、杜琼等人,便于此地办公,各处军情亦是从四周汇集而来。

及下午时,收到记室所遣军令、于外执行公务的各路部将,纷纷返回。待齐聚日常议事的厅舍,纷纷打着招呼。

一个半月以来,虽无战事,但各处部将,及手下兵卒已变得非常熟络。

随着厅舍内聚拢的人越来越多,共有十五六人,便是驻守南安的营部以上将领差不多都到后,刘釜与法正、杜琼,还有赶回来的泠苞等主将,由后舍踏入。

众将纷纷行礼。

刘釜两手抬起,厅舍瞬间安静下来,望着一张张被冻得发白的面孔,道:“我将诸君召来,想必诸君已然知道所为何事了!便是我想在岁末之时,完成几战,以打击叛军士气!

具体部署,便由孝直来言罢!

诸君若有建议,但请畅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